B 事业的忠贞之士
1987年8月10日,正是暮色四起之时。附院手术室里,一名垂危的病人在接受心脏起搏器安装术。
创口打开了,起搏器上的电极导管正在固执地寻求着心脏里最佳的定点部位,轻轻地、轻轻地,柔软的心脏受不得一丝碰伤,一点失误往往将会铸下永远不可弥补的懊悔。
张德利那清澄冷静的目光紧紧地盯着X光荧屏上导管的显影。慎之又慎,双手在熟练地轻轻地操作。他要让张开的生命之翼,寻求到最佳的安全着陆位置。
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将沉静的夏夜摇醒。
地震!
哗啦啦,狂躁的大地将手术室窗台上的药盒全部抛甩在地上。顶灯一晃一晃。大地在抖动。顷刻,室外一片鼎沸的人声。
惊涛中,一座镇静无畏的小岛。
稳住、稳住,压住导管,固定位置,他屏住了呼吸。地震,喧嚣,何惧之有。此时此刻,张德利的眼中只有患者、创口、手术台。他那超然的镇静似无声的电波,传导给了每一位助手。
嵌牢起搏器,拿掉止血钳,缝合伤口……一切有条不紊。
呵!现代医学科技,精湛的医术与崇高的医德相结合,它将产生出的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力。
大地又恢复了沉寂。墨蓝色的夜空上,星星在静静地闪耀着光辉。走过医院的花坛边,张德利似乎听到草丛中昆虫的嗡嗡细语。静谧中,一种无比的轻松与愉悦在他的心田弥漫开来。
哦,成功了。又一名患者垂危的生命得到拯救。
是的,成功了。它来自一个生命对于事业的忠诚与执着的追求。这种忠诚与执着,在张德利那里已经化作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他的妻子记得: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一本厚厚的英汉医学辞典,居然被他反反复复背了三四遍。他相信,可以翻阅世界医学资料的年月,总有到来的一天。
他不能放弃事业。
他的助手沙勇记得:张大夫一丝不苟手把手地领着自己进行手术实践。
分析病例、辅导英语,心导管室的同志们觉得,张大夫不仅是科室的领导,也是大家的导师。
张德利要为宁夏心血管检查诊断事业带出一支过硬的业务骨干队伍。
护师张金莉、廖明兰更不会忘记:为了达到心脏起搏器导管定位的最佳阈值,张德利医生反反复复,不厌其烦,连续观察病人达几个小时。那时,什么上班、下班全无了界限,只有达到满意的那个时刻,才是下班的钟点。
对工作哪怕有一点疏忽,在张德利眼中都是对事业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