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禁锢后的讴歌

二、挣脱禁锢后的讴歌

解冻的河流/夺回被禁锢的歌喉,/跳跃着,欢唱着/奔腾向远方;//冬眠的草木/抖掉身上的冰霜,/把绿色的眼睛/微笑地舒张……(《回春曲》)

此时,年届六旬,挣脱了极左路线绳索束缚的李震杰是何等的欢畅啊,其奔放的喜悦之情不亚于当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杜甫。他喜悦“被埋葬的希望破土而出”,他欢畅那祖国的大地又“全种上/金色的理想”。

历尽坎坷、磨难的一颗心没有麻木颓丧,而是以高亢的声调倾吐着诚挚的心音:

四十年风雨,/没有熄灭/我胸中——/时刻燃烧的信念,/数万里烟尘/没有污染/我这颗——/火红火红的心。

我们听到从曾“流血的心房”里跃出的诗歌,仍是那样的热情奔放,仍是“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我们看见的还是那个当年从湘江之畔投入抗战洪流中的不屈身影,尽管在这追求的历程中他已“从青春/走到霜染两鬓”。

一颗自由了的心,又飞回到美妙的诗坛上。

冰心曾说过:“年轻的时候/会写点东西的都是诗人/是不是真正的诗人/要看到他年老的时候。”李震杰正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阅读新时期李震杰的诗,你会觉得比之他青年时期的诗作除了那澎湃的热情依然如故外,更多了几分深沉。其朴素的风格、哲理的蕴含,令你感到其诗似已达到炉火纯青。这一时期,他的诗歌作品中最为成功的是站在历史反思的峰峦上,俯瞰生活,讴歌真理,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哲学力量的诗篇。《祭》《古庙三题》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祭》是李震杰献给宁夏张志新式的反抗“四人帮”法西斯专制的优秀共产党员朱守忠的一曲赞歌。这是一曲动人心魄的礼赞正义与真理的浩然正气歌。

全诗共分六节。第一节开章起势就不凡:“你犯了法——/因为维护了正义;/你判了罪——/因为说出了真理。”作者一反常理,用了两句违背惯常逻辑的话语,将对“四人帮”的愤怒,对朱守忠的崇敬直直地道了出来。紧接着一句反问“虽然你关进了监狱,/铁镣岂能锁住正义?”一句感叹:“虽然你已经死去,/但刀枪杀不死真理!”这一问一叹,犹如两发连射的炮弹,炸裂开来,达到震心撼胆的效果。你似乎在这如雷的怒斥中,看见了老诗人那正直的身影!

二、三节,作者一改愤怒,运用饱蘸深情的诗句,把那不朽的灵魂一点点雕琢出来,造成感情波澜的跌宕之势,那对英烈的热爱,敬仰之情充溢其间。如果诗歌就此打住,我们说它已不失为一首斥责民族的丑类、歌颂人民英烈的好诗。但作者的思想触角,深入了下去,将诗歌的思想内涵大大深化扩展。他写道:

假如共产党员/——都像你,/斧头和镰刀,/该是怎样锋利?/假如祖国儿女/——都像你,/理想的种子/能不开花结实?//你光辉四射的一生,/是铁面无私的明镜。/有的人照着你/——战歌高唱,/有的人照着你/——含泪沉吟;/有的人照着你/——胆战心惊。

诗人以其深刻的理性之光,烛照着人们的灵魂,向历史与社会提出自己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世界与人生进入哲学思考的领域。

作者在整首诗的节奏处理上,弛张有致,使其与感情的抒发结合得极为和谐。阅读整首诗,你就好像在倾听一首正义与真理的交响曲:一时慷慨悲壮,一时哀婉幽凄,一时又深沉低吟。在变换的节奏中,它用情感的浪花不断拍打着人们的审美感知与灵魂。

较之《祭》,《古庙三题》在对历史流程的俯瞰中少了一些直抒胸臆的东西,多了一些含蓄与简洁,更多了思辨的色彩,诗的哲理意境又上一层。

《壁画》一题对于魔鬼世界的描述与议论实际上是有感于现实社会的谬误作出的历史批判。在《二郎神与哮天犬》里对那阴险的“三眼怪物”二郎神与凶恶的哮天犬的诅咒和《玉帝像》一题中对于泥塑玉帝像的嘲讽,无不郁积着作者在经过了多年的曲折磨练和反思后所生发的深刻思想。从这看似荒诞的取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那双睁大的现实主义眼睛,以及维护、追求真理的坚定与执着。作品的蕴意之丰富、思辨之深刻、批判之犀利,令不少阅读过它的人拍案叫绝。

丰富、深刻与犀利是蕴含在诗作简洁的神话寓言式的暗喻之中的。在中国,二郎神与哮天犬是神话故事中人人熟知的形象,作者将它们抓入自己的诗中,树为自己批判的对象,这就为自己下步所要抒发的丰富、深刻的思想找到一个简洁的载体。作者斥道:“你这三眼怪物,/准是为经常窥探/人们心中的秘密,/因此多长一只眼;/而你那条恶犬,/为了追踪、咬人,/才天生就/腿快、齿尖?”寥寥几句,使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人世间的丑类与那天国的恶神、恶犬是何其相似乃尔。诗中警喻已让人颇感不安。接下来的几行诗:“过去只要看到/你们狰狞的面目/那些脆弱的心房/就会剧烈地震颤。”到这里作者意犹未尽,以嘲讽的口吻写道:“今天,你们上哪儿去了?/我找遍殿侧、门前,/也没把你们找见,/是奉旨/去抓三圣母/没有回来?/还是不甘于/这破庙的冷落,/悄悄混进了人间?”奇峰陡起,看似淡淡的几句,却给人以石破天惊的启迪,卑鄙与丑恶不会就此消失,善良的人们,要警惕!诗就此给读者留下了感悟的宽宏空间。整首诗,使丰富与简洁得到了艺术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完成又得力于作品顿悟的完美运用。

在《玉帝像》中,这种丰富与简洁的艺术统一,更多地体现在作者对于表面的威严与实质的平凡、虔诚的膜拜与可笑的愚昧之间充满哲理的精炼抒写之中。貌似威严无比的玉帝像本是善良百姓们自己用泥塑造的,到头来,自己却又拜倒在这泥塑的脚下,接受虚幻神灵的摆布。历史的演进已多次揭穿这其向的荒谬,但是某些“巫婆神汉”却仍想凭借那虚幻的魂灵来“恐吓善良的灵魂,/骗取天真的信念”,历史总是想多次进行重复,全诗不过短短的二三十行,却包蕴了如此深邃的哲理。

阅读《古庙三题》你会感到它有一种从容、超逸的气韵。我想这一审美境界的实现,除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使然而外,也是其诗歌艺术已臻完美的体现。

新时期,李震杰还写了不少表露自己对生活意义执着追求的诗歌。这些诗歌中既有热情严肃的言志诗,比如《人生的考卷》,也有诙谐幽默,反映诗人日常生活、工作的作品,比如《女儿来信》《生活二题》等。然而不论这些诗歌风格如何,它们所反映出对生活的态度都是积极的,这种态度又都是以他对光明与真理的不倦追求为底蕴的。当然,与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一样,在李震杰的某些晚年作品中,其结尾部总要缀上一些直露的、形式化的表白,这往往造成了诗歌风格及内容上的脱节,破坏了作品的含蓄美。

生活的动荡使李震杰多年来所赋就的诗篇大部散失,使我们无法欣赏其诗作的全貌。但就是这些保存下来的不多作品,对于宁夏诗坛而言,已确是值得骄傲的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对于他个人而言,则是其一生不倦追求光明与真理的生动、真实的可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