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叩门之声

一、历史的叩门之声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冬。

安史之乱后的神州,饿殍遍野,疮痍满目。

一支由长安北上的军队,疲惫地行进在通往灵州的驿道上。他们是迎驾回京的郭子仪部。

漠风卷着黄沙,把天宇搅得蒙蒙一团。灰白的太阳无力地向大地抛出最后一线光芒之后,倏地,沉入了黑暗的地平线。顿时,无边的黑暗夹携着刺骨的寒冷向着四野弥散开来。

呜呜的西北风,在瘆的寂寥中穿行。饥寒,砭人的饥寒……在暗夜中似幽幽鬼魂向绝望的军队伸出冰冷的双手。冻僵的手,索索地点燃了少得可怜的一蓬骆驼刺。然而,不等僵硬的手指舒开,火光就又暗了下去,哦,熄灭了,熄灭了……

突然,奇迹出现:灰烬下的土地在燃烧!通红,通红!

须发皆冰的郭子仪仰天高呼:天不灭唐,天不灭唐啊!

石沟驿,灵州界内燃烧的石沟驿哟,由此名垂青史!

历史,轻轻一下叩击声,悠悠滑落过上千年的岁月。

大喜大悲,大分大合,中国终于进入了1978年——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

“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个巨大的声音在我们辽阔的土地上回响。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宁夏经济要翻身,首先要发展区内煤炭优势,并将煤炭优势转化为电能优势,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

1978年,隆冬。当年唐肃宗即位的灵州——灵武县城以东,毛乌素沙漠的边缘。

西天河——沙丘中一条不屈的溪沟旁,几位风尘仆仆的男子汉——宁夏燃化局局长康志杰、副局长刘国范、处长苗建邦、惠福基一行,迎着朔风,登上一座高高的沙丘。

放眼望去:无际的沙丘在阳光下抖动着耀眼的华彩,极目一片璀璨。多好的土地呀!几天的实地踏勘,使他们的心中对这里更充满了说不清的挚爱。

在这北至横城、南到萌城,上下百余公里,东西20公里的广袤土地下,埋藏着的乌金是整个东北三省储量的总和!

此刻,这些男子汉们清楚地感受到这脚下踩的哪里是沙丘,分明是一片溢金流彩的宝地!

“就这么定了,”康志杰迎着寒风眯起双眼大声说道,“国范,回去请建邦,福基组织队伍搞出磁窑堡煤田精查,争取尽快作出宁东煤田开发整体规划。”面对着与他同样兴奋的部下,“这辈子咱也开它一个大煤田!”康志杰伸出手臂向着西天河方向在空中用力一挥。

历史,请永远记住这——

用力一挥的辉煌瞬间:

闻名于世的宁东大煤田——灵武煤田将从此渐渐敞开它那博大无比的胸怀!

呼啸的改革雄风将有效的工作迅速推进。

矿区地质详查、精查报告;

矿区开发意见;

矿区建设可行性研究;

矿区环境改造意见;

…………

一份份审慎而科学的资料、报告为高层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灵武矿区定为国家“六五”期间重点前期准备项目!

一座与它相配套的大型火力发电厂——青铜峡大坝电厂也将拔地而起于它西侧的亘古荒原之上!

这维系着宁夏经济繁荣的两大能源巨人崛起的信息,激起了塞上煤炭、电力系统几多志士仁人报效国家的热情,拨响了他们心中那忠贞于事业的如梦琴弦。

1985年,盛夏。

战旗在辉煌的阳光下竖起: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矿务局”

一彪煤炭战线的骁勇斗士集合于这猎猎大旗之下。卜昭福、苗建邦、于令周、惠福基……向着那诱人而艰巨的事业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