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诗人,永远的老师——回忆老诗人雷抒雁、李震杰
“雷抒雁老师你好!我是宁夏作协的余光慧。”“噢,你就是宁夏作协秘书长余光慧?李震杰老师去世,是你在电话上告诉了我,谢谢你代表我和乔良及时送献悼念花圈,太谢谢了!他给宁夏文学界做了那么多的贡献,怎么能忘了他?”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两位诗人之间的情真意切。
这是1996年夏天,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会议在北京举行。我作为宁夏工作人员,雷抒雁老师作为鲁迅文学院负责人同时参加了筹备会。晚餐后,在院内散步时,我们见了面。虽然是第一次见雷老师,但他的相貌,一见就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雷抒雁是全国著名的诗人,整个文学界人都是知道的。文革结束时,雷抒雁首先发表了优秀诗篇《小草在歌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品在当时,不仅推动了现代诗歌的转折与发展,也对极左路线进行了尖锐批判。
见面时,雷老师问我李震杰老师的病情及去世时的情况。他说:“震杰老师是个好诗人,也是个优秀的文学编辑,更是好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作为大学毕业生,曾在宁夏接受再教育,在青铜峡插队时写了一些诗歌投稿给《宁夏日报》,给予刊登发表或提出修改意见都是李震杰老师亲自做的。他更培养了多位宁夏的年轻作者、诗人。”雷老师在这里说的那些宁夏20世纪70年代初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作家有:肖川、刘国尧、何克俭、胡大雷、杨继国……李震杰老师对年轻诗人的培养是那么认真投入,他让来银川修改作品的石嘴山工人刘国尧晚上住宿在他家里改诗。当何克俭、杨继国要到复旦大学上学时,李震杰老师亲自到火车站送行,鼓励青年诗人进一步学习上进。尤其是与雷抒雁老师一起为李震杰题献悼念花圈的乔良,更是李老师当年非常喜欢并且热情培养的军队年轻诗人。乔良现在已是少将及全国著名军旅作家。谈话时,雷抒雁对宁夏青年作家给予关注,也表达了对李震杰等老一辈文学编辑的怀念之情。他在宁夏工作了好几年,曾与多位宁夏文学编辑、作家建立了友谊,与宁夏建立了感情。当时,他一直说:“宁夏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2002年,雷抒雁时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7月中旬,中国作协举行第六届主席团委员及各省作协负责人会议,会议在新装修的鲁院大厦举行。会议上宣布,首届鲁院重点中青年作家文学研讨班即将举办,请各省推荐中青年作者一人。在会议休息中,我找到雷老师,提出能否多给宁夏一个名额,这个要求当时让抒雁副院长为难了。但他停了5秒钟,马上说:“同意。我再去协调一下。”后来,我们推荐陈继明、金瓯参加了这次高研班。宁夏有两位年轻作者参加了这届鲁迅文学班,在其他各省是没有的。雷抒雁对我们宁夏这个小省区真是偏爱、支持的。
李震杰老师逝世十周年时,宁夏文联决定给他出版诗集,纪念这位老一辈诗人。当时,我给雷抒雁老师打了电话,请他给李老师写点怀念文章一起集合在诗集里。我也知道,当时雷老师身体不是很好,事先也有些犹豫。但雷老师一接我的电话,就立刻同意。不久,他将写好的文章寄给我。雷老师这篇文章由于是专门预约的,其他报刊中都没有发表过。在雷抒雁老师逝世后的今天,我重读了雷老师的文章,也让我再次缅怀这位文学大家,感谢他对宁夏的感情和支持,同时,我也再次读了李老师的诗集,我们将永远怀念两位老诗人,雷老师、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