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国际医学界的注目礼

B 国际医学界的注目礼

1986年6月,香港。

这里是“香港第一届国际医学进展大会”会议厅,不同肤色的世界医学专家们济济一堂。

应大会邀请,陈树兰将在这里宣读她与张德利合著的《病窦患者的窦房结心电图研究》一文。这是大会心血管组中唯一一篇来自中国的论文。

她,登上了讲台。灯光、目光一齐集中于这位端庄的中国女专家身上。伴着一张张幻灯片的映现,陈树兰用流利的英语进行的报告引起了各国专家极大的兴趣与重视。

人们震惊了,在窦房结电图研究领域里,几年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人受到了中国专家的严重挑战。“套管法”的公布,更是表明了中国在这一研究项目中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报告结束了,各国专家热烈的掌声表示了他们的敬佩之情。

“第一届国际医学进展大会”之后,张德利带领着他心导管室的同事们又向着新的科研项目发动了冲击,向权威发起了挑战。

美国心血管著名理论权威纳茹勒教授于1978年所推设的窦房传导时间说,多年来一直被世界医学界沿用。

1986年年底,张德利与他的同事们依据自己记录的窦房结电图发现,国际心血管界多年沿用的纳茹勒假定说有误!

狄德罗说过:“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艰苦的实验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病例,一组又一组数字,确凿的数据和严密的计算终于证实了纳茹勒假定说的错误!

张德利与陈树兰依据此次研究成果所撰写的有关论文提交给“国际心血管内外科学术会议”并收入了论文集,国际有关心血管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世界医学界的同行又一次将惊异的目光投向中国的西北隅——宁夏。

此后,他们又开展了窦房结起搏点转移说的研究,并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打破了美国人詹姆斯在此项研究上的孤立状态。有趣的是,上次张德利以自己的成功在科学的竞赛场上刷新了詹姆斯的记录,此次他却以自己的成功支援了詹姆斯。

同时,对于国内医学界部分人提出的关于电极导管记录心电图可靠性的质疑,他们应用四导同步记录法给予确凿无疑的回答,进一步证实了它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年多的时间内,张德利在窦房结心电图领域内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绩,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以他为第一作者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在英、美、比利时等国具有国际权威性的医学杂志上相继发表了。

国际心血管科学研究界,感到了来自中国宁夏的不断冲击力!

世界各地飞鸿向张德利飘来。它们是美国医学学会,美国心脏学会,苏联科学院以及比利时,德国,捷克,波兰,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医学科学组织及专家们向一位来自中国的卓有建树的年轻医学专家所行的注目礼!

1988年,张德利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及美国传记中心分别收入《世界名人录》《国际名人辞典》《国际杰出青年名人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