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和贤亮主席第一次见面是三十年前的一个秋天,1984年。宁夏文联及宁夏作协刚换届时间不长,我从中学教员调入宁夏作协当干事。那时,宁夏文联没有楼房,临时租借了工厂的小楼。突然,工厂的楼不借给文联了,于是各个协会匆匆忙忙收拾办公室的东西,准备去一个小旅馆——在一个平房的小院里,在那里办公,这是第二次借租。大家开玩笑说,我们要去“骡马大店”住宿了。
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内打包准备搬迁时,贤亮主席和另一个男同事到了作协办公室。贤亮主席一进房间,坐在室内的一个小钢丝床边上说:“我是张贤亮,他是作协副秘书长,专业作家王洲贵,老革命。你是小余?国尧已把你的情况向我说了。”刘国尧是宁夏作协秘书长,我调入作协第二天,他去外省开会了。去之前,他简短地向我介绍了作协的人事情况:张贤亮是现任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当时,张贤亮已是全国著名作家,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的作品有:《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绿化树》,他获奖的中、短篇小说,我都阅读了。以他的《灵与肉》为蓝本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发行后,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很多观众都争看、热议,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初见知名作家,又是我的领导,我不知道说啥,有点尴尬。但贤亮主席根本没什么领导架子,他随便笑着说:“小余来了,我们欢迎你,今后大家都在作家协会工作,有事多合作。小余是年轻人,有事多干点。”
贤亮主席第二天来到单位,他见了我说:“你把宁夏作家代表团在开幕式上的发言辞写一下,要快点。”我一听,有点发懵,什么会议?内容是啥?开幕式哪天?我刚到作协工作,情况一点都不知道。贤亮主席一看我的样子,等了几秒,说:“哦,发言辞我来写吧。”我这个准备“多干点事”的年轻人,却把工作抛给了主席,他没批评我,却把布置给我的工作自己揽了起来。
一年后,《宁夏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优秀作品集》即将出版,校领导希望这个集的序能请著名作家张贤亮写一下。校内同志与贤亮主席联系不多,他们商量之后,说:“这事就委托余光慧请一下张贤亮主席吧。”因为我是毕业生之一,自己的作品也收在集内,工作单位又在作协,校领导让我联系这个事,当然推托不得,也是正常的。
回到单位,一见贤亮主席,我心里却忐忑不安,让他写序的事怎么说呢?我是个干事,让主席写文章,是否不妥?但已经接受了校领导的嘱托,就再不能拖了。我勉力把情况向主席说了,没想到,他一听,马上说:“行,啥时交给你?”噢,我悬着的心一下放松了。三五天后,我把贤亮主席写的序交给了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待书出版后,学校也没给主席稿费,只是让我送给他一本影集。
那时,贤亮主席让我写讲话稿,我没写。我让老张写序,他却很快写了。这事,始终让我记在心里。文联的人当时和他见面,称呼多样:张主席、贤亮主席,有的直呼贤亮、老张。我就叫他老张。因为第一次见面时,他自己让我称呼他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