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
2025年08月10日
B1
炊烟与渐渐升起的暮色融合,笼罩了乡村四野与农屋房舍。村头巷尾,零星的鞭炮声给这豫东平原上的村庄增添了几分喜色。哦,要过年了。手脚麻利的人家已将红红的春联贴上了大门。
夜色中,一个瘦小的身影低头垂脑敲响了村里小学教师的门扉。初小三年级学生柴建方,此时的心情坏极了,他刚刚挨了父亲一顿臭骂。过年就是图个吉利喜庆。再穷,别的能省,可对联定是要贴的。当父亲将那红纸展开在小建方面前要他写春联时,他却傻了眼,一管在手却不知怎么下笔。
先生毕竟是先生,灯光里三下五除二,几副对联便写就了。小建方心里那个钦佩哟,只这对子可有学问了,要讲个字数相同,平仄对仗。除此,大门对子写啥,灶房、棚圈写啥,正房又写啥,都有个讲究呢。初小生柴建方瞪大眼,心想:原来有这样多学问呢。
“对子内容要好,这毛笔书法更要好。好字可不是一天两天写得出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你可知道?……”就这样,昏暗的油灯下,一位乡村教师向未来的书法家进行了中国书艺知识的第一课传授。
中州大地,以它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催发了柴建方心中那棵艺术之芽。
从此,习楷描红,研墨练字,为小建方的学童生活增添了几多情趣。谁知这一练,一发而不可收,他迷上了书法。一支毛笔,一方砚台竟陪伴他奋斗的人生几十年。
又是一个岁末。小学生柴建方为父亲早早写就了家里要用的春联。当一幅“五谷丰登辞旧岁,六畜兴旺迎新年”,横批“勤俭人家”的对子贴上了自家门扇时,望着那稚嫩的笔法,爹却笑眯了眼,用他劳作粗大的手掌抚摸着柴建方那一头乌黑微曲的厚发:“小子书没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