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金骆驼丛书》第五辑首发式在银川举行。为鼓励宁夏本土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自1998年开始,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宁夏文联、宁夏作协建立了宁夏长篇小说的创作机制,对《金骆驼丛书》的创作出版给予扶持,到2008年,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年,这套丛书已经先后有五辑16部长篇小说出版。为了进一步总结长篇小说创作经验,借着此次首发式的举行,我们第三次向雷达老师发出了邀请,请他为宁夏作家、部分高校教师和文学报刊的编辑们,就我国现阶段长篇小说创作状况和宁夏作家创作中需要借鉴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开会的头一天又去找他沟通,一见面雷达老师就告诉我:“讲座题目是《我们面对什么》,这次不用你问,我直接告诉你了。”两人为此都笑了。我说:“明天首发式先由作者发个言,然后有两个小时都交给您讲,您看行吗?”雷达老师马上提出自己的意见,说:“我讲上一个半小时,然后留上半个小时让大家谈谈想法,大家互动一下且不更好?”我说:“好,就按您的想法来!”

第二天上午十点整讲座开始。大题目是《我们面对什么》,四个小题目分别是目前文学所面临的状况、互联网的发展、长篇小说的发展情况、西部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特点。因雷达老师当时所讲,给我印象更深更有感受的是第四个小题,所以尽可能地记了下来。

记得雷达老师当时说:“为了更贴近宁夏作家,我想谈这么几位西部作家,也就是陕西的这几位,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他们的创作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他们又遇到哪些问题?他们又存在哪些危机?”

“这三个人都不是写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路遥写陕北,陈忠实写关中平原的农耕文化,贾平凹写陕南山区。这三个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都算得上是奇迹,在一个省集中出现这么三个人是不简单的。他们三个人的主要作品:《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废都》的发行量都超过百万册,都具有全国影响甚至世界影响。《平凡的世界》出来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投票率是最高的。我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诗与史的恢弘画卷——论〈平凡的世界〉》的文章。为什么《平凡的世界》那么受欢迎?到今天还有人在读,大学生还很爱看?这本书叙事很传统,他受影响最大的是柳青,路遥自述他看《创业史》就看了七八遍。《平凡的世界》里最前面的话就是引自柳青的。但他的作品叙事还是属于平面层次,一直没有进入文化层次。如果说陈忠实比路遥高,就高在陈忠实进入了文化层次。但路遥的书受欢迎极了。我认为路遥作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励志。

再说说陈忠实,《白鹿原》出来后,许多人说陈忠实变得让人不认识了。因为陈忠实过去写的作品都不能与《白鹿原》相比,《白鹿原》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我总感觉对《白鹿原》的认可包含着两个层次,一个是《白鹿原》确实存在着一个宏大叙事的骨架,另一个是人们将期望值加了进去,我们希望有与世界对话的作品,我们希望有具有国际盛誉的作品,而大家把这种希望投注给了《白鹿原》。我觉得《白鹿原》是经得起阅读的,有许多作品经不起第二次、第三次阅读。什么叫文学经典?文学经典就是每次读它的时候,你总有一种初读时候的新鲜感,并且能唤起许多美好的东西。所以说《白鹿原》让陈忠实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他是我们西部作家的自豪。

“贾平凹大家可能更熟悉,也更感兴趣。我最早编辑过贾平凹的文集,我在总序里说,看起来这个身材绵薄,头颅也不硕大的人创造力是惊人的。一旦打开他的脑袋,便等于掘出一个取之不尽的矿藏让人惊叹。一个人的创造力能有这么多吗?他现在已经创作了千万字的作品,而且他的跨度之大实属罕见。他是在多面领域取得成功的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特别是散文都写得非常好。长篇散文《商州初录》可谓是十分经典的作品。所以贾平凹现在怎么走,还能不能突破自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雷达讲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果然及时收住,他热情邀请在座的作家、高校教师、文学编辑向他提问题或谈自己的看法,一下子整个会议大厅活跃了,勇跃举手者很多,最终,一个文学讲座变成了热闹的文学座谈会。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催促已经到了用餐时间,雷达老师和大家的对话简直就收不住了。

中午,宁夏文联领导与雷达一起用餐时,雷达笑着说:“这次会议开得好,不光是我一个人讲,而是大家对话。宁夏作家们发言热情,各人发表各人的意见,有对话有沟通,气氛热烈愉快,太好了。光慧同志会议组织得很好。”没想到雷达老师猛地在领导面前表扬我,当时真让我不好意思了。我知道雷达老师很善良,他一直对各省作协驻会工作人员很体谅,总是抓个机会就表扬鼓励大家一下,关心维护他们,争取领导对大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记得2001年,我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协全委会,中间,北京晚报社请西北几省作协负责人吃饭,我也是被邀请者之一,旁边一桌是著名的老作家、老评论家,忽然我又听到雷达老师的声音,他正对著名老作家李国文介绍我的情况,说我是宁夏作协驻会副主席,也是报告文学作家等等,我赶紧低下头,内心非常感谢雷达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的报告文学集出版后,他马上翻看,并给我提了很好的意见。

雷达一直关心关注在作协基层工作的同志们,每逢开会他都会给认识的各省参会同志打个问候电话,或者直接到房间看看大家。那年参会报到后,贵州的杨胜利说雷达刚才来看看我,我说雷达老师刚也给我打了电话问我好。2002年我病重住院,雷达知道后,专门从中国作协研究部跑到创联部,把我的情况告诉了谢真子主任,两人一起马上来电询问我的身体情况,让正在治疗中的我感到十分温暖。

雷达老师三次来银川,相信每一位有幸聆听过他文学讲座的朋友都受益匪浅,这会成为每个热爱文学的创作者内心永远保藏的珍贵记忆,成为让他们终生受益的学养的积淀。

人才难得,而又天妒英才。3月31日突然传来雷达先生去世的噩耗,真让人痛惜不已。请先生一路走好,您永远是我们宁夏文学界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