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得悠悠 美得悠悠——访散文家、诗人吴淮生
吴淮生喜爱绿色,喜爱自然的美。正当我在他宽敞的客厅和他谈《宁夏创作通讯》的稿件时,窗外下起了细雨,飘飘洒洒的雨,雨中舒叶吐绿的杨柳,勾起了诗人的乡思。“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这么青翠。”他缓缓说道。
是的,生于皖南泾县的吴淮生,对绿有一种特殊情感。要不,他新近付梓交排的散文集怎会叫《梦里青山》呢?或许是江南的苍翠陶冶了他,赋予他文人的气质、诗人的灵性吧。17岁的吴淮生已在安徽的报纸上连连发表诗作了。岁月悠悠,当年的学子而今已成为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了。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刊发于海内外众多报刊。他还出版了数本诗歌、散文集。他的游记在全国征文中获奖,他的作品多次荣获自治区优秀文学作品奖。
我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只写诗与散文呢?”他答道:“你可以叫我是‘唯美派’,我崇尚山河之美、人情之美,诗和散文最适宜抒发这种对美的向往之情。当然,对语言美的追求,也使我更愿意去运用这两种文学体裁。”我明白了,为什么在阅读吴淮生的作品时,总会被他作品中那美的意境所感染,那美是一种柔和、宁静、悠远的美,是吴淮生几十年追求而凝聚的神韵。“一片绿色的云/护持着千年的诗心/绿云下的幽径/徘徊着美丽的神魂”哦,绿得悠悠,美得悠悠。
吴淮生是忙碌的。茶几上摆着还没编完的诗集,《塞上文谈》稿件又急待他编审了。当然,编审刊物远不是吴淮生的全部工作。作为宁夏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宁夏作协副主席和宁夏少数民族文学讲习所常务副所长,大量的工作在等他去做。
对待工作,吴淮生常这样说:“造化给人一次生命不容易,还是让我把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最大限度吧。”
窗外,雨还在下着,如丝如缕……
十年前应《银川晚报》之邀,写的这篇小文章又被我翻了出来。我决定把它收入我的《创造平等》这本集子中。
十年后,吴淮生先生已退休在家,然而年近七旬的他依然是笔力颇健,新作品不断问世。每每见到他,总能听到诸如:他又在《扬子晚报》或是《银川晚报》或是别的什么报刊上开专栏,或是正在为大型文学、文化类史书撰稿的消息,等等。在宁夏作协’98迎新春联欢会上,他被同志们列在过去一年中创作收获颇丰者之中。1997年,平均每个星期,吴先生的作品都有在海内外各大报刊上发表的,甚至不止一篇。
五十余年了,吴先生在文坛的耕耘没有停歇,大家都说,不知咱们中能有多少人最终能如吴先生一样?据说,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愿意颁发给那些终身笔耕不辍而成就卓著者的。呕心沥血,以写作为自己一生存在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人,还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岁月如梭,又过了二十年,2019年,吴老师已经90岁高龄了,仍然笔耕不辍。他又写了10万字的自传。在微信上,一位宁夏文联年轻的女士对我说:“吴老师的自传写得太好了,好几天晚上我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