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观自信生成与升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观自信生成与升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

“梳理传统,是为了寻找和确立文化自觉。”[44]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是我们的祖先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灿烂文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一直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影响着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行动策略。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日本、韩国、越南至今还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广大社会成员价值观自信生成与升华提供宝贵的思想沃土以及无比自信和坚定自觉的底气与底蕴。相反,没有文化涵养的价值观如同成长于岩石上的植被,永远是那么贫瘠、枯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建立起来的中华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形成一种优良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繁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树立和增强价值观自信,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从中汲取丰富营养。”[4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价值观自信生成与升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宝贵的思想源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导向思想与元素,为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和丰厚的道德资源。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价值传统和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些传统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深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骨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基础,历经时代的淬炼而彰显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为我们创造、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成为维系中华文明世代延续的精神内核,也为现代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提升价值观自信提供了丰富思想滋养和丰厚的道德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自信教育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6]同时,成为价值观自信教育的重要源泉。

其次,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志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表征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同中国道路一样,“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47]。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首先标志着对这种文化尤其是这种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华的高度自信,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葆有对这种传统文化和精神命脉的高度自信,就可能如割筋断脉、丢掉灵魂一般,永远立不起来。对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志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不仅表征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的自信,也是增强现代社会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掷地有声地强调:“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深厚根基,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增强和提升价值观自信的深厚底气。

最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富涵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的经验智慧。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实力总是受到该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既为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又为价值观教育尤其是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提供有益启示。培养广大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要首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而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公忠为国”精神,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爱国情怀;“以义制利”、“先义后利”、“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精神,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摆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仁爱精神,教育引导人们培养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诚信为本”精神,教育引导人们培养积极践诺、言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风气。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首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同时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要理直气壮地把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法相结合,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成为时代风尚,我们的社会文明就会不断攀升。“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