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1-3卷)(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994.
[4]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5]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6]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惠鸣.文化强国: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二、论文类
[1]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1).
[2]刘奇葆.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几点认识[J].求是,2014(20).
[3]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州学刊,2007(6).
[4]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5]樊浩.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意识形态期待[J].中国社会科学,2014(7).
[6]韩震.必须区分核心价值观与道德生活价值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3).
[7]侯惠勤.我们为什么必须批判抵制“普世价值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8]季羡林.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J].香港21世纪,1991(2).
[9]任平.走向“后中国特色”的中国化:中国道路与中国价值的出场意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3).
[10]朱哲,薛焱.价值自觉、价值自信与价值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4(5).
[11]唐君毅.花果飘零与灵根自植[J].祖国,1953(4).
[12]胡振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J].探索与争鸣,2013(8).
[13]黄蓉生,白显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14]杜芳,陈金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
[15]陈文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J].科学社会主义,2009(1).
[16]曾楠.历史与现实:当代文化焦虑的中国考量[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2).
[17]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18]范树成.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7).
[19]封海清.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文化走向的转变[J].云南社会科学,2006(5).
[20]朱继东.中国共产党为何有高度的价值自信[J].党建,2013(10).
[21]关志坤,徐宏力.中国文化的自负、自卑与自觉[J].齐鲁学刊,2011(4).
[22]刘文佳,于安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整体性[J].延安大学学报,2014(3).
[23]罗建文,赵嫦娥,李惠阳.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J].探索,2013(5).
[24]罗建文,赵嫦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论纲[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3).
[25]吕忠梅,朱书刚.略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J].前进论坛,2013(6).
[26]唐晓燕.多元价值观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初探——兼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相比较[J].丽水学院学报,2010(1).
[27]张世保.陈序经“全盘西化”论解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28]张智.价值自在·价值自觉·价值自信——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价值认识跃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29]周珂,韩佳佳.国内关于价值观自信的研究综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4).
[30]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31]周中之.慈善公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2015(6).
[32]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建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7).
[33]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34]周忠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话语体系的“总体性”——兼论“四个自信”的逻辑关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3).
[35]周忠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J].吉首大学学报,2015(3).
三、报纸类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第1版).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第1版).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第1版).
[4]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2-11-30(第1版).
[5]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光明日报,2014-02-26(第1版).
[6]习近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N].成都晚报,2014-05-25(第1版).
[7]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第6版).
[8]佚名.价值观自信[N].光明日报,2015-01-03(第4版).
[9]吴俊.“三个倡导”体现高度的价值自觉和自信[N].光明日报,2013-01-05(第11版).
[10]杨永志.也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N].光明日报,2012-02-04(第11版).
[11]何辉.中国主流价值并未沦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1-04(第5版).
[12]刘进田.价值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核心与灵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27(第4版).
[13]朱继东.要民族自信必须价值自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15(第4版).
[14]舒刚.价值观的自信与自立[N].解放日报,2014-03-11(第1版).
[15]吴新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自觉与自信[N].文汇报,2014-03-26(第10版).
[16]桂理昕.切实增强价值观自信[N].广西日报,2014-06-10(第11版).
四、网页类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820.htm.
[2]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5/c_119499523.htm.
[3]刘云山.切实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更好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21/c1024-25042818.html.
[4]刘云山.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13/c_111 2468560.htm.
[5]学习小组.习近平的“第四个自信”[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26/c64094-26280109.html.
[6]俞可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564.html.
[7]秦国刚.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凸显主导价值观的“核心性”[EB/OL].http://qndj.qianlong.com/2012/0113/31012.html.
[8]何宛玲.把握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脉搏[EB/OL].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4-09/16/c_1112506984.htm.
[9]崔楠楠.“价值观自信”从何而来?[EB/OL].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4/0915/c241220-25664279.html.
[10]沈壮海.文化自信之核是价值观自信[EB/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4-09/16/c_1112443646.htm.
五、学位论文类
[1]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2]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
[3]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4]徐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扬州大学,2013.
[5]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6]周忠华.论价值观自信[D].上海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