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的调查与思考[1]
2025年09月10日
第六章 大学生党员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的调查与思考
[1]
价值观自信是人们对自己关于事物的价值评判所持态度和看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它既是考量大学生是否有梦想、有信念、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态度与境界的范畴,也是考量大学生能否在日常生活、学习与修养中保持价值自立与自觉、情感积极肯定与价值标准坚定。它以价值认知、价值自省与价值认同为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价值自觉和外化为价值实践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价值观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硬的软实力和最深层的价值观念,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对个人而言,价值观自信彰显出个体行为选择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而言,价值观自信对其思想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方面表现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基层组织建设上,重组织制度轻思想理论建设;在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上,专项教育少,课程内容空洞、实效性不强,教育手段单一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实效;强化大学生党员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引导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载体和新媒介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