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诚信缺失
2025年09月10日
(四)就业诚信缺失
就业诚信缺失在被调查学生中的认同与共识度位居第四,所占比例为3%。相较于前三项,所占比例最低,但却表现出愈来愈难以预料和把握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过度包装,二是伪造虚假信息(见表7-5)。
表7-5首都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过度包装
这一部分主要是指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会在自己的简历中过分夸大和美化自己,比如,伪造各类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凭空杜撰各类社会实践经验等。职业是个人赖以谋生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本应在求职过程中恪守诚信原则,实事求是地将个人情况展示给用人单位,严格履行合同条款、践诺守信。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日趋激烈,一些大学生不仅忽视了诚信择业的道德要求,还会通过过分地包装和美化自己,混淆视听,进而造成不公平竞争,给用人单位和他人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2.虚假信息
虚假信息就是不真实的信息。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为获取各种奖励编造虚假信息。比如,有同学为了获取奖学金而伪造曾获得的某某奖励,或者为了得到贫困补助开具假的贫困证明,反过来又利用学校给的困难补助享受生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见,虚假信息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违背了诚信道德,同时使真正需要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希望破灭,背离了国家设置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的初衷。
此外,当代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还表现在随意签约、随意毁约等方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