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与教育治理对策[1]
2025年09月10日
第七章 首都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与教育治理对策
[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提出并要求全体公民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深入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公民基本道德准则之后,“诚信”范畴再次作为全体公民的基本价值遵循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了解、把握、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有针对性梳理问题、查找原因、改进工作,必将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本调查随机选取首都十所大学,分别通过问卷调查和截访的形式进行实证考察,其中,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6%;同时,面对面访谈在校大学生共计166名,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较为客观地反映出首都乃至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