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无感
2025年09月10日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无感
卓有成效的实践首先需要理论自觉。同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首先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自觉。什么是价值自觉?广义上讲,“价值自觉是指对社会历史进程中逐渐凝练的文化精髓的理性把握和认识,是对能够反映特定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念等的自我提炼与总结。”[1]这里所指的价值自觉是狭义的价值自觉,即价值观自觉,特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导向的理解掌握与认同践行的程度与力度。本调查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公民层面的四个方面的价值规范和要求分别从价值自觉角度设置问题。但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大学生在价值自觉方面表现得比较无感,或者说是“麻木”,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产生特殊的心理渴望、情感归属和主动学习的憧憬,也没有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与赞扬。例如,当问及“小王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选择休学一年、应征入伍,小王觉得这是他爱国的表现,你怎么看”的回答中,占比1/4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小王的行为是为了他以后的发展”,同学们对小王行为的看法直接反映出大家对“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规范的认识理解状况和行为倾向(见图5-4)。
此外,尚有10%的被调查同学表示“小王是自己在找罪受”、“延迟一年毕业是浪费时间,没必要”,这对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见长的民族国家来说,无疑急需引起高度重视。
图5-4 大学生关于“爱国”价值观的认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