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家庭诚信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里,孩子最早的诚实与信任、尊重与真诚等情感体验首先来自家长,家长应时刻重视孩子的诚信品质培养,不要错误地认为,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就可以松口气,对他们放任自流。反过来,家长也应时刻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能起到影响和示范作用。也就是说,一方面,家长要明事理,注重引导孩子甄别是非、明辨善恶,敢于和勇于在大是大非面前表明立场。另一方面,家长应坚持从自身做起,努力成为诚实守信行为的楷模,让孩子始终成长在一个讲信修睦、有诺必践的和谐家庭氛围中。
培育全体公民的“诚信”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战略要求之一。调查表明,加强大学生诚信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当前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高校在全面推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坚持专业基础与道德品质教育并重,保证立德树人、高质培养,也要特别重视大学生诚信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成长为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推荐阅读资料:
1.赵爱玲.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张雷婷.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12.
3.张丽娟.“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焦作市三所高校为例[D].郑州:河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2.
4.王建州.充分发挥制度在大学生诚信品质培育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4(1).
5.许赛丹.当代青年面临的诚信挑战及其应对[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3).
6.廖志成.论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治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6).
【注释】
[1]本部分内容发表于《唐都学刊》2016年第5期,本书收录时有适当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