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自觉与自信现状

二、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自觉与自信现状

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一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十分认同。96.4%的学生党员表现出他们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良好认知与认同,并对当前强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表示认同。这十分有助于高校各级组织培育与引导大学生确立明确而强烈的价值观自信意识与理念。

二是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更有自信”,占比为83.6%,如图6-1所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党员认为中国能真正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这充分揭示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自觉与坚定信念。

图6-1 关于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情况

三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认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与自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立成才。94.5%的学生党员对“您认为培育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是否可以促进大学生自立成才”持肯定态度。表现出学生党员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自身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促进自身成长的增量因素。以上结论,与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作出的“多年来,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思想政治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判断是高度一致的。

此外,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一是仍有一些大学生党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青年要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认知不足。尚有3.6%的大学生党员表示“没有听过”,36.4%的表示“听过但不熟知”。这说明,一些学生党员不熟悉国家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期盼和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

二是尚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塑社会主义荣辱观”表示“没有信心”、“不好说”,甚至根本不知道。在问及“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是否有信心”时,有近1%的学生党员表示“没有信心”和“不好说”;在问及“你怎么看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塑”时,竟有3.6%的学生党员表示根本不知道。

三是仍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对接受外来文化的价值认识显失偏颇。在问及“你认为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进程中应怎样去接受外来文化”时,分别有3.6%的大学生党员表示“应该全盘接受”和“不需要外来文化的充实”。这种非此即彼、截然二分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深刻揭示出少数大学生党员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和标准模糊等认识局限和不足,也表现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认识局限和缺乏自信的一面。

四是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和国家的热点时事和时代强音的主动认知、判断不足。问及“你如何看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讲话精神时,有近3%的学生党员表示“跟自己无关,没多想”和“没听说过”。这表明仍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对时政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及时、热烈和强烈,他们对国家重大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关注、参与讨论、建议程度都有待提高。

五是尚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对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有点不自信”。在问及“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否能自信自觉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表示“有点不自信”的占比为4.6%(见图6-2)。这反映出少数大学生党员对日常生活中自觉身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与认知的比例和程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异。

图6-2 关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24字核心价值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