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教育论述要求高校必须坚定以史育人的理念、文化与活动自信
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5000多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读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对于学习、读懂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年而言,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必须注重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高校以史育人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也对高校坚定以史育人的理念自信、文化自信和活动自信提出了明确要求。
1.“四个最好”论述要求高校必须坚定以史育人的理念自信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史国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3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一贯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提高执政能力。同时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35],“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36]他先后用“四个最好”来为历史这门必修课点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7]、“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38]、“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同样青年群体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也要“了解国情”“读点历史”。2014年5月4日,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39],根本要旨是教育青年学生要通过认真学习党史国史来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使命与责任。这些不仅坚定了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读懂历史的信心,也要求高校必须坚定以史育人的理念自信。
2.“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等论述要求高校必须坚定以史育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有着90多年奋斗史和60多年执政史的大党。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历史和长期执政过程中,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独有的文明和宝贵的革命、建设和执政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进程中的宝贵财富。重视总结党的革命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并重视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七大至十八大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发表了《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等重要讲话,对党执政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自身建设的经验做了全面总结。其中,关于必须“了解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作为把握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的根基”[40]“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41]等论述,不仅是对广大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的谆谆告诫,也为高校加强党史与国史教育提供了最好的营养剂,要求高校必须坚定以史育人的文化自信。
3.“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把西柏坡精神传到千家万户”等论述要求高校必须坚定以史育人的活动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不仅深刻指出了学习、总结历史和善于运用、尊重历史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精辟阐明了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的重要途径、方式和要求。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他同时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2013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讲话指出,一定要以历史为依据,挖掘内涵,创新形式,“把西柏坡精神传播好”“把西柏坡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42]2013年11月25日,他莅临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并参观沂蒙精神展。在展厅会见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强调“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43]。2014年4月29日下午,他在参观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时,叮嘱部队领导和战士,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些论述,不仅对指导广大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党情、国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十分必要,而且对于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同心同力,开辟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十分必要,同时是对高校坚定以史育人的活动自信提出的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