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分析】□
2025年08月11日
【核心问题分析】□
核心问题:从音乐形式要素——节奏、旋律、速度、力度、调式等入手体验音乐。
《音乐鉴赏》为必修模块,《音乐的形式要素》是第一节课。本节课按照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展开,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性学习。音乐语言是通过音乐要素构成的特定音响结构,以此来实现情感交流和思想表现。通过提问讨论,引发思考,音乐“好听”在哪里,分享对“好听”的理解,初步关注音乐语言的表现形式。音乐形式要素是音乐语言的主要表现手段,教材中内容与环节都围绕着音乐的形式要素开展,通过聆听《草原小姐妹》《梁祝》《小白菜》等多首音乐作品,对比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感受不同音质的表现,从声音的产生说起,激发学生兴趣,感受频率构成的不同音响的效果,引导学生选择聆听高品质音响的音乐。聆听《梁祝》,感受最重要的形式要素——旋律,体验不同的旋律走向,更好地感受音乐。因此运用节奏、旋律的创编,是在感知、体验上进一步提升对音乐要素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节奏的创编,加深节奏的体验和认识,以此为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在以后相互配合,“玩转”节奏。最后通过所学的音乐形式要素尝试创编,如果创作一首欢快热烈的作品,会选用高音还是低音?旋律的走向是怎样的?速度是快速还是慢速?调式类别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等等。学生在创编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增强音乐表现的能力,深入理解音乐的形式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