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刘向
扬雄、刘向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称:“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又《才略》称:“子云属意,辞义最深,观其涯度幽远,搜选诡丽,而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按《汉书·扬雄传》称他“默而好深湛之思”,即他的性情沉静,甘于淡泊,默默自守,爱好深思。说“涯度幽远”,即指他的作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文辞奇丽,所以理论丰富,文辞坚确。如扬雄《解嘲》,《扬雄传》载其文并说了他的创作经过:
哀帝时,丁(明)、傅(晏)、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
……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是以士颇得信(伸)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罪),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①,欲步者拟足而投迹②。……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拿③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廷。惟寂惟寞,守德之宅。……
①宛舌固声:宛,屈曲。形容心存顾虑,不敢出声。
②拟足投迹:李善注“欲行者拟足不前,待彼行而投其迹也。”
③攫拿:争夺。
扬雄的《解嘲》,指出时代不同,上世急于求贤,所以士子有才能的得以进用,到汉朝大一统,言奇见疑,行殊得罪,还是安于淡泊,可以保全。这里显出他的用意深刻,这跟他的秉性沉寂有关,他的风格是沉寂深隐的。
《文心雕龙·体性》指出:“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又《才略》称刘向的“《新序》该练”。《汉书·刘向传》:“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静乐道,不交接世俗。”简易,即不讲究烦琐的礼仪,平易近人,这是指他的性格。“趣昭而事博”,旨趣明白,引证丰富,这是指他文章的风格。如刘向《理甘延寿等疏》: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
以上这一段,叙述甘延寿、陈汤替汉朝报仇雪耻,振扬国威,建立大功,用意非常明确。讲他们的报仇立功,从统率那里各国的兵,深入敌境,到攻破敌城,斩郅支单于等,这是“趣昭”。把事件叙述得明白。接下去再作引证,引周大夫方叔、吉甫为国立功受奖,齐桓公尊周有功,灭项有罪,以功覆过;李广利攻贰师城夺善马,功小过大,还加封赏。这就是“事博”,就是多引事例,证明甘延寿、陈汤功大过小,当加厚赏。说明文章的风格与作家的性格有关,刘向的风格是简易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