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黄庭坚
《瓯北诗话》卷十一《黄山谷诗》:
北宋诗推苏、黄两家,盖才力雄厚,书卷繁富,实旗鼓相当。然其间亦自有优劣: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山谷则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且坡使事处,随其意之所之,自有书卷供其驱驾,故无捃摭痕迹。山谷则书卷比坡更多数倍,几于无一字无来历,然专以选才庀料为主,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此两家诗境之不同也。
(山谷)又语杨明叔云:“诗须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用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①。此诗人之奇,昔得此秘于东坡,今举以相付。”此可见其得力之处矣。
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杜牧之恐流于弱,特创豪宕波峭一派,以力矫其弊。山谷因之,亦务为峭拔,不肯随俗为波靡,此其一生命意所在也。究而论之,诗果意思沉着,气力健举,则虽和谐圆美,何尝不沛然有余?若徒以生僻争奇,究非大方家耳。山谷诗,如“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潜夫诗话》谓可为律诗之法。又如“与世浮沉惟酒可,随人忧乐以诗鸣”,此真独辟蹊径。至如洪龟父(朋)所赏:“蜂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此不过昔人未经道过,其实无甚意味。
①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张满弓,指未射)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巧过其师。
赵翼认为黄庭坚的诗,“才力雄厚,书卷繁富”,专从古书中找求生奥的典故来写诗,形成一种拗峭挺拔的风格,对他有不满的表示。
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黄庭坚”篇:
他(黄庭坚)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在他的许多关于诗文的议论里,这一段话最起影响,最足以解释他自己的风格,也算得江西诗派的纲领。
钱先生《谈艺录》论黄庭坚诗:
《再次韵杨明叔·引》:“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此诗人之奇也。”……近世俄国形式主义文评家希克洛夫斯基等以为文词最易袭故蹈常,落套刻板,故作者手眼须使熟者生,或亦曰使文者野。……夫以故为新,即使熟者生也;而使文者野,亦可谓之使野者文,驱使野言,俾入文语,纳俗于雅尔。……抑不独修词为然,选材取境,亦复如是。歌德、诺瓦利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雪莱、狄更斯、福楼拜、尼采、巴斯可里等皆言观事体物,当以故为新,即熟见生。
《次韵高子勉第二首》:“行布佺期近。”……窃谓“行布”之称,虽创自山谷,假诸释典,实与《文心雕龙》所谓“宅位”及“附会”,三者同出而异名耳。《章句》篇曰:“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附会》篇曰:“附辞会义,务总纲领。……”兹引而申之,以竟厥绪。……贺子翼《诗筏》曰:“诗有极寻常语,以作发句无味,倒用作结方妙者。如郑谷《淮上别故人》诗云:‘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盖题中正意,只‘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而已。若开头便说,则浅直无味;此却倒用作结,悠然情深,令读者低徊流连,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又古希腊、罗马文律以部署或配置为要义。有曰:“词意位置得当,文章遂饶姿致。同此意也,置诸句首或句中,索然乏味,而位于句尾,则风韵出焉。”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第三首:“安排一字有神。”……前者“行布”,句在篇中也;此之“安排”,字在句内也。……夫曰“安排”,曰“安”,曰“稳”,则“难”不尽在于字面之选择新警,而复在于句中之位置贴适,俾此一字与句中乃至篇中他字相处无间,相得益彰。倘用某字,固足以见巧出奇,而入句不能适馆如归,都似生客闯座,或金屑入眼,于是乎虽爱必捐,别求朋合。盖非就字以选字,乃就章句而选字。儒贝尔有妙语曰:“欲用一佳字,须先为之妥觅位置处。”正斯之谓。
《次韵文潜》:“水清石见君所知,此是吾家秘密藏。”……山谷盖重提十六年前旧语耳。世故澒洞,人生艰窘,拂意失志,当息躁忍事,毋矜气好胜;日久论定,是非自分。……(《谈艺录·黄山谷诗补注补订》)
钱先生论山谷诗,重在讲他的诗法,“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既取陈言,怎么能够“点铁成金”呢?因为真“能陶冶万物”。以“陶冶万物”为主,必有独特的感受,再用陈言来表达。在表达时,要讲究“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他的创作方法通于西方文学家的论创作,这是就意匠经营说。就章句的安排说,他又讲“行布”,工于布置,使余味曲包,令读者低徊不尽。在用字上又求一字有神,安置妥帖,相得益彰。在创作的时会上,当人生艰窘时,应息躁忍事,以求日久论定,即陈与义《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名句所谓“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也。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黄山谷”:
山谷之妙,在乎迥不犹人,时时出奇。故能独步千古,所以可贵。……
涪翁以惊创为奇才,其神兀傲,其气崛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玩诵之久,有一切厨馔腥蝼而不可食之义。
入思深,造句奇崛,笔势健,足以药熟滑,山谷之长也。又须知其从杜公来,却变成一副面目,波澜莫二,所以能成一作手。……
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此小家何由知之?亦无此力,故作家不易得也。奇思,奇句,奇气。
方东树讲黄庭坚诗“奇思、奇句、奇气”,这里引他的诗作例。如《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①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①青眼:眼珠在眼眶中间,指对人喜爱、器重,跟“白眼”相对。
这首的开头就奇特,用《晋书·傅咸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他了却官事,登上快阁,所以自比痴儿,又与“快”字联系。这里也说明他的善于用典,使人不觉。接下来写登快阁所见,看到远山,看到赣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比较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落木,写江流。杜甫写眼前所见,气象阔大。黄庭坚的两句从白天写到夜里,白天是“落木千山天远大”,景象阔大;夜里是“澄江一道月分明”。把白天夜里在快阁上所见的最好景象,用两句话来概括了。接下来从望远转到怀念远人,这是跳脱,跳到佳人不在,钟子期绝弦。这样,青眼只好为美酒倾了。一结有辞官归隐的意思,作者当时在吉州太和县做县官,所以要坐万里归船,与白鸥结盟,即归隐之意。就这首诗看,这样的开头,切合他的做官,又呼应“快”字,又以做官为痴,与结尾的想辞官归隐呼应,这个开头是突出的。第二联写景,高度概括,也是突出的。第三联跳到怀人,第四联转到想归隐,也都较突出。所以说“奇思,奇句,奇气”。黄庭坚的诗,跟他性格的兀傲结合,构成一种深沉奇崛、挺拔瑰丽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