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
姜夔
张炎《词源》: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慢》《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又云:
姜白石《暗香》赋梅云……《疏影》云……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秽,窄故斗硬。
刘熙载《艺概》卷四: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这里称姜夔词,清空骚雅而有意趣,或称清刚疏宕。
暗香
辛亥(1191年)之冬,余载雪诣石湖(范成大住苏州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张叔夏(炎)云:‘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疏影》曲前段用少陵诗(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后段用寿阳公主事(刘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在她额上,宫女争相仿效,名梅花妆,见程大昌《演繁露·含章梅妆》),此皆‘用事不为事所使’。今寻绎《暗香》词意,乃发怀旧之思,而托诸美人香草。起笔‘旧时月色’句已标明本旨,‘何逊渐老’二句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杜甫《秋兴八首》之三)之慨,通篇一往情深。‘翠尊’‘红萼’四句在西湖千树幽香中与玉人携手,如见绿萼仙人(女仙萼绿华,见陶弘景《真诰》),一笑嫣然,在残雪轻冰之外,词意清迥,不得以妮子语视之。况‘寄与路遥’句与《疏影》曲‘胡沙忆远’用意,则咏而兼有人在也。《疏影》曲叔夏言其‘用事不为事所使’,诚然。但其意不仅用明妃、寿阳事,殆以两宫北狩(宋徽宗、钦宗被金人掳掠北去),有故主蒙尘之感,故云花片随波,胡沙忆远,寓霜塞玉鞭之慨。转头处即言深宫旧事,与《暗香》曲‘旧时月色’相应。否则落花随水及‘玉龙哀曲’与寿阳何涉耶?……二曲借花写怨,一片神行,宜推绝唱也。”这里指出《疏影》有寄托。
这两首词是写梅花的,但是借梅花来写他对情人的怀念。从“旧时月色”里,想起从前与玉人在月下吹笛采梅。因此现在看到竹外的梅花,又想起旧日的情事。现在想采梅来寄给玉人,相隔遥远,无从寄去。对着酒杯与红梅,怀念玉人,长记在西湖上与她携手赏千树梅花的事,几时可以再见。这样《暗香》写梅花,其实是借梅来写对情人的怀念,怀念往日的欢娱,写月下吹笛,采梅赏梅,在西湖赏梅,是风雅的。
再看《疏影》,“苔枝缀玉”,指枝头梅花开放。翠禽同宿,当指双栖,那就与《暗香》的怀念玉人相应了。“客里相逢”梅花,“无言自倚修竹”,本于杜甫《佳人》的“日暮倚修竹”,即指“竹外疏花”。下面写昭君魂化此花,与《暗香》“寄与路遥”似有不同,《暗香》中的玉人只是远隔,《疏影》中的昭君魂化此花,似已不在。下点“深宫”,点“玉龙哀曲”,玉龙,笛子名,见《事物异名录》。哀曲当指《梅花落》。这样,《暗香》是怀人,《疏影》是含有悼念二宫北狩时的后妃之意了。两首咏梅花的词,都不执着于梅花,借梅花来抒怀,所以是清空。词中写的,都属于雅人深致,所以是骚雅。两首词是抒情的,有情味,所以称有意趣。清空骚雅而有意趣,成为姜夔词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