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

余论

文学风格做了以上的论述外,还有点意见想说说。中国最早提出文学风格来做专篇论述的,当推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刘勰把风格称为“体性”,这是很有道理的。文学风格通过作品来表现,作品不论是诗、赋、散文等,都归入一种文体,但要构成一种风格,就要在作品中显示作家的个性,这是用“体性”来指风格的意义。刘勰论风格,分才、气、学、习,称:“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这样来论风格,很有意义。说明风格的形成,跟“才、气、学、习”有关,风格的高下,也跟“才、气、学、习”有关。评论作品的风格是否得当,是否能鉴别作品风格的高下也跟“才、气、学、习”有关。在这里就接触到风格的学习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