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李煜

李煜是南唐李后主,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这话是确切的。李煜的词,突出的成就是他亡国后过着俘虏的生活时所作,反映了后主在被俘后还保持了赤子之心,真实地写出了亡国后的痛苦和怀念故国的感情,不考虑会触犯宋太宗的忌讳。他终于因写了这些词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但也因此写出了传诵不朽的词。王国维又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置诸温(庭筠)、韦(庄)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温和韦的词集)能有此气象耶?”试引李煜眼界大、感慨深的词,如: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用词来写亡国之痛,这是以前的词所没有的,扩大了词的题材。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亡国之音,何哀思之深耶?……《后山诗话》谓秦少游(观)词‘飞红万点愁如海’出于后主‘一江春水’句,《野客丛书》又谓白乐天(居易)之‘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刘禹锡之‘水流无限似侬愁’,为后主词所祖。但以水喻愁,词家意所易到,屡见载籍,未必互相沿用。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又称:“言梦中之欢,益见醒后之悲,昔日歌舞《霓裳》,不堪回首。结句‘天上人间’三句怆然欲绝,此归朝后所作。……《浪淘沙令》尤极凄黯之音,如峡猿之三声肠断也。”

李煜的词,以真率的性情,写亡国之痛。胡应麟《诗薮·杂编》说:“后主一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祖。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是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李煜的词题材扩大,胜过了温庭筠、韦庄的局促;他亡国后的词,情意深沉,改变了温、韦“意不胜辞”的缺点。李煜早期的词,清便宛转,明快艳丽,胜过了温、韦;他亡国后的词,更清新秀丽,深沉凄婉,形成了他的风格。

①重瞳:眼中有两个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