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体
2025年10月13日
○
宫体
宫体
《梁书·徐摛传》:“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王(晋安王纲)入为皇太子,转家令,兼掌管记,寻带领直。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又《简文帝纪》:“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宫体是由梁朝的徐摛开创的,徐摛是晋安王萧纲手下的臣子,萧纲做了皇太子,他就在太子宫主管文书。他改变旧文体,创造一种新变体,萧纲和太子宫内的文人都仿效它,称为“宫体”。宫体在当时成为一个流派,它的特点,一是文体的新变,二是题材的侧重,三是风格的轻艳。因此不把它作为文体的风格,而作为流派的风格。先看文体,徐摛的诗,传下来的有《胡无人行》《咏笔诗》《咏橘诗》《坏桥诗》《赋得帘尘诗》五首。这五首诗比沈约的永明体诗更趋向格律化,试看《咏笔诗》:
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这首诗几乎同于唐代的五言律诗:一、也是八句;二、也一韵到底;三、中间两联也是对偶;四、除了第三句“奉积润”连用三仄不合律外,其余七句平仄全合。因此,他们所谓新变体,即更趋向格律化。不过这是属于文体的风格,不属于流派的风格。它的第二个特点,除了《胡无人行》外,四首都是咏物诗,在题材上侧重咏物,不过这也不属于风格。
再看梁简文帝萧纲的宫体诗:
咏蜂诗
逐风从泛漾,照日乍依微。知君不留眄,衔花空自飞。
咏笼灯
动焰翠帷里,散影罗帐前。花心生复落,明销君讵怜。
再像《咏内人昼眠》:“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写得比较轻薄。这就构成宫体诗的风格,细小而轻艳,还带有轻薄的不健康情绪,这主要是就梁简文帝萧纲的宫体诗说的,到唐初受到了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