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物理实验课的学习特点

(二)掌握物理实验课的学习特点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

1.实验前的预习

实验前的预习是一次“思想实验”的练习,即在课前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和有关资料,弄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然后在脑海中“操作”这一实验,拟出实验步骤,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得出怎样的结论,最后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主要仪器设备(型号、规格等);④实验原理摘要,主要原理公式及简要说明,画出必要的原理图、电路图或光路图;⑤列出记录数据表格。

2.实验中的操作

实验中须遵守如下规则:①遵守实验室规则;②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③正式测量之前可作试验性探索操作;④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实验现象;⑤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在实验操作中要逐步学会分析实验,不能过分地依赖教师。对所得结果要做出粗略的判断,与理论预期相一致后,再交教师签字认可。

离开实验室前,把所用的仪器整理好,数据记录须经教师审阅签名。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总结,实验结束后利用空余时间及时写好实验报告,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和讨论。要求文字通顺、字迹端正、图表规范、数据完备和结论明确。实验报告通常分以下三部分:

(1)预习报告。它为正式报告的前面部分,要求在实验前写好。内容包括: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主要仪器设备(型号、规格等)。

4)实验原理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短的文字扼要阐述实验原理,切忌照抄。力求文图并茂。图指原理图、电路图或光路图。写出实验所用的主要公式,说明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以及公式的适用条件等。

5)列出记录数据表格。

(2)实验记录。此部分在实验课上完成,内容包括:

1)仪器:记录实验所用主要仪器的编号和规格。记录仪器编号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便于以后必要时对实验进行复查。

2)内容和实验现象记录。

3)数据:数据记录应做到整洁清晰而有条理,尽量采用列表法。要根据数据特点设计表格时,力求简单明了,达到省工少时的目的。在表格栏内要注明单位。要实事求是地记录客观现象和实验数据,切勿将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应记录在实验报告原始数据栏上,不能只记结果而略去原始数据,更不可为拼凑数据而将实验记录做随心所欲地修改。

(3)数据处理与计算。此部分在实验后进行,内容包括:

1)作图、计算结果和不确定度估算。

2)结果:按标准形式写出实验结果(测量值、不确定度和单位),注明实验条件。

3)结果分析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和讨论,归纳出实验心得或提出建议等。

4)作业题:完成教师指定的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