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文 献
参 考 文 献
[1]丁慎训,张连芳.物理实验教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隋成华,施建青.大学基础物理教程[M].杭州: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
[3]是度芳,贺渝龙.基础物理实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周殿清.大学物理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6]曾仲宁.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7]潘人培,董宝昌.物理实验教学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8]闵锐,徐勇,孙峥.电子线路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9]张雄,王黎.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美]A.M.波蒂斯,H.D.杨.大学物理实验伯克利物理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1]赵凯华,等.新概念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2]朱鹤年.基础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杨述武.普通物理实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齐文辉,王宇鑫.对伏安法测量太阳电池输出特性实验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4).
[15]姜林.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实验——一个与能源利用有关的综合设计性实验[J].大学物理,2005(6).
[16]李海雁,杨锡震.太阳能电池[J].大学物理,2003(9).
[17]华金龙,等.大学物理学(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8]郝柏林.分岔、混沌、奇怪吸引子、湍流及其它——关于确定论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J].物理学进展,1983.
[19]赵凯华.从单摆到混沌[J].现代物理知识,1994.
[20]郝柏林.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21]张连芳,等.非线性电路中混沌现象的模拟实验[J].工科物理增刊,1998.
[22]王昊,李昕.集成运放应用电路设计360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3]邵建新.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试电路的改进[J].物理实验,2002(3).
[24]唐恒阳.改进的二极管伏安特性电路[J].大学物理,2000(8).
[25]阮亮,高红,常缨,等.用非平衡电桥法设计和组装电子数字温度计[J].物理实验,2001(10).
[26]汪建军.基于非平衡电桥的电阻数字温度计设计[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2).
[27]葛松华,唐亚明.光的色散实验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
[28]王绍符.教学中三棱镜光的色散与复合之实验研究[J].现代物理知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