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内容与步骤】
1.声速测试仪系统的连接与调试
接通电源,信号源自动工作在连续波方式,选择的介质为空气的初始状态,预热10分钟。声速测试仪和声速测试仪信号源及双踪示波器之间的连接如图2-19所示。
(1)测试架上的换能器与声速测试仪信号源之间的连接。信号源面板上的发射端换能器接口(S1),用于输出相应频率的功率信号,接至测试架左边的发射换能器(S1);仪器面板上的接收端的换能器接口(S2),连接测试架右边的接收换能器(S2)。
(2)示波器与声速测试仪信号源之间的连接。信号源面板上的发射端的“发射波形”(Y1),接至双踪示波器的CH1(X),用于观察发射波形;信号源面板上的接收端的“接收波形”(Y2),接至双踪示波器的CH2(Y),用于观察接收波形。
(3)超声换能器工作状态的调节。各仪器都正常工作以后,首先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输出电压(100~500mV 之间),在35~39kHz范围调节信号频率,观察频率调整时接收波的电压幅度变化,在某一频率点处电压幅度最大,同时声速测试仪信号源的信号指示灯亮,此频率即是压电换能器S1、S2相匹配的频率点,记录频率f,改变S1和S2之间的距离,适当选择位置(即至示波器屏上呈现出最大电压波形幅度时的位置),再微调信号频率,如此重复调整,再次测定工作频率,取平均值,记录谐振频率f。
2.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测空气中声速
(1)示波器的时基因数(Time/div)与Y 轴电压偏转因数(V/div)选取合适,移动S2接近S1处约5cm,再缓缓移动S2远离S1,当示波器上出现幅度最大信号时,记下位置x1。
(2)由近而远逐渐改变接收器S2的位置,可观察到显示正弦波幅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逐个记下幅度最大的共振位置xi(i=1,2,…,12)共12个点,测量数据记录在表2-9中。
3.相位比较法测空气声速
(1)在共振干涉法测声速实验的基础上,换能器系统到达谐振状态下,示波器的时基因数(Time/div)旋钮置X-Y 方式,屏上一般出现椭圆的李萨如图形。
(2)缓慢远移接收器S2,每当李萨如图形由椭圆变为直线时(包括正、负斜率两种情况),参考图2-20,逐一记录接收器S2位置xi(i=1,…,12),测量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参考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