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怀孕前要补碘
在准备怀孕前要补碘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必需成分,甲状腺激素对身体发育是必需的,正常的体格、认知行为和神经、运动系统的发育均依赖于甲状腺激素。外环境缺碘可导致人体脑发育落后和以甲状腺肿为主要特征的碘缺乏病。
碘的生理功能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碘的独立作用,碘的生理功能是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形成,因此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也就是碘的生理作用。成人体内含碘量为20~25毫克,其中20%存在于甲状腺中。甲状腺素是调节人体物质代谢的重要激素,主要调节热能代谢,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也有重要促进作用,还参与调节水、电解质的代谢,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骨钙化,对身体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参与发育期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的增长和性发育。在脑发育的临界时期(从妊娠开始至出生后2岁),神经系统的发育必需依赖于甲状腺激素的存在。
碘缺乏病和碘过量
碘缺乏会得“粗脖子病”,即颈前方的甲状腺肿大。怀孕期间,孕妇对碘的需要增加,如不及时增加含碘多的食物,就可能发生甲状腺肿大。在甲状腺肿大流行地区(特别在山区),由于孕妇缺碘,使胎儿的甲腺激素不足,严重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结果可能会使儿童发生智能低下、听力障碍、体格矮小(又称为克汀病)。长期摄入含碘量高的饮水和食物,或在治疗甲状腺肿等疾病中使用过量的碘剂,常会发生碘过量,造成高碘甲状腺肿,对人体也有害。
碘适宜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我国居民膳食碘的参考摄入量,孕妇每日为200微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每日为1000微克。海产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碘,从事贸易如海带、紫菜、发菜、鱼肝、虾等。海盐中的原盐也含有一定量的碘。孕期要常吃海产品,在不能经常吃到海产食物的内陆山区,应购买和正确使用加碘食盐,也可达到纠正碘缺乏的目的。动物性食物的碘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通常食盐中含碘量甚微,越是精制盐含碘越少,近年来我国普及加碘盐,可长期稳定供给人体生理需要的碘量,不再需要额外补充碘。
在准备怀孕前要补硒
虽然在动物中难于产生单纯的硒缺乏,但有禁不止还是被认为是人体的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在人体内总量为14~20毫克,广泛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中,以肝、胰、肾、心、脾中含量较高,脂肪组织最低。
硒的生理功能
硒中人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成分;硒作为多种抗氧化酶的必需组分,消除脂质氢过氧化物,阻断活性和自由基的致病作用;硒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补充硒可明显提高肌体免疫力而达到防病的效果;由于硒化物与重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故能拮抗重金属的毒性。硒还有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以及抗肿瘤的作用。
硒缺乏病和硒过量
目前还没有关于人或动物单纯硒缺乏病根报道,但是有许多与硒缺乏相关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报告,并且多项研究证明补硒能有效预防克山病的发生。在肠外营养液中未补充硒的病人中,发现血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降低,出现类似克山病的心肌病变,有的出现骨骼肌疼痛和萎缩。
硒的适宜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我国居民膳食硒的参考摄入量,孕妇每日为50微克。食物(鲜品)中硒含量的变化范围很大:内脏和海产品0.4~1.5微克/克;肉类0.1~0.4微克/克;谷物<0.1~0.8微克/克;奶制品<0.1~0.3微克/克;水果和蔬菜<0.1微克/克。影响植物性食物中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其栽培土壤中的硒含量和可被吸收利用硒的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摄入过多的硒会发生急性或慢性硒中毒。我国湖北恩施地区和陕西紫阳县是高硒地区,20世纪30年代,曾发生过人吃高硒玉米而急性中毒的病例,摄入硒量每日高达38毫克,3~4天内头发全部脱落。慢性中毒患者平均每日硒摄入量为4.99毫克,中毒体征主要是头发脱落和指甲变形、牙齿腐蚀和神经系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