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的合理膳食

产后的合理膳食

产后及哺乳时期的营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母体要逐步补偿怀孕、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营养不足,将影响母体健康,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质量,影响婴儿的健康和成长。

产妇自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到全身器官(除乳房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一般需要6~8周,此阶段称产褥期。在此时期内,母亲的生理变化很大,在分娩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很多,皮肤排汗及乳汁分泌旺盛,因此要补充营养素和水分。虽然产褥期比孕期时间短,但营养和休息非常重要,如注意不够,调养不当,很容易得病。

正常分娩后略事休息,产妇开始食用第一餐,即可进食适量的、比较热的、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如红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汤、卧鸡蛋等。数小时后食用第2餐,就可食用正常膳食。有些产妇在分娩的1~2日内感到疲劳无力或胃肠功能较差,可用比较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糕、面片、挂面、馄饨、粥,或蒸、煮、卧鸡蛋及煮烂的肉菜,然后再用正常膳食。

我国北方有产后喝红糖水,喝小米粥,吃芝麻盐和煮鸡蛋的习俗,从科学角度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补充造血的重要物质——蛋白质和铁。鸡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而红糖则含铁量很高;小米中胡萝卜素、铁、锌、核黄素含量比一般的米、面高,是产褥期的好食物。

在产褥期内按我国的传统,很重视产妇的营养和膳食。但需注意摄入食物的数量要适当,各种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有些地方,产妇在产后1个月内平均每日吃8~9个鸡蛋,有的l顿饭就吃7~8个鸡蛋,远远超过了身体的需要,并且增加了肾脏的负担。然而到产后第2~3个月之后,又不重视乳母的营养了。还有的地方,产妇在产褥期只进食大量动物性食品,例如鸡、肉、鱼、蛋,而忽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容易造成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的不足。这种只重视产后1个月的营养,而后各种食物明显减少,恢复到普通膳食的习惯,不利于乳母的健康和哺乳。

产褥期的营养固然重要,但并非食物越多越好,食物过多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影响消化功能,并且过量的摄取食物是造成肥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