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病症及处理

产后尿失禁病症及处理

概述

一般妇女所谓的尿失禁,大都指“应力性尿失禁”。意即: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大笑、打喷嚏、跑步、跳跃时,膀胱的逼尿肌却处于无收缩的情况下,其小便会不自主地溢出。

此种病症并非单一因素所造成,大约其发生率在30%~50%。

这以病症主要的成因,是骨盆腔内支持的韧带、肌肉、结缔组织于生产过程及产后复健时有所缺失、伤害或不完整,致使尿道和耻骨间的韧带、阴道、阴道前壁和后尿道间的组织,以及提肛肌,产生了断裂、松弛,结果子宫下坠、膀胱下垂、膀胱及后尿道间的角度改变、尿道本身倾斜度加大等等,因此当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大于尿道内压,导致尿液溢出。

生产过程中,较容易产生尿失禁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生产过程中,虽有产痛的发生,然而子宫颈口未达到“全开”,却盲目用力。

(2)子宫颈口全开时,母体的用力和子宫收缩无法配合。

(3)利用产钳或真空吸引器,辅助生产时,与产痛不甚配合。

(4)胎儿过大,或骨盆腔较狭窄,则产道相对地过度的扩张,甚至有裂伤。

(5)错误地由外力来加压推挤腹部,以使胎儿娩出。

(6)产后阴道的修补不完全。

(7)多胎。

(8)怀孕时,由于激素的作用,使得骨盆的结构产生松弛。而产后的复健运动又无恒心,做得不确实。

原则上,这些种种因素所形成的尿失禁,必须由医生详细地检查及评估。

虽然如此,仍须鉴别诊断几种尿失禁:

(1)神经性膀胱。

(2)逼尿肌无力。

(3)泌尿道系统先天异常。

(4)发炎。

(5)受伤。

(6)更年期激素缺乏所致。

尿失禁在治疗方面,可视其轻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疗法。

(1)产道修补不完全者,或尿失禁较严重者,可以手术矫正。

(2)若是骨盆腔松弛、阴道松弛所形成支持结构的问题,同时尿失禁非严重者,可坚持复健运动(3~6个月)。目前以骨盆底肌肉运动为主,可配合其他加强腹部肌肉的一些辅助运动。

(3)药物、针灸疗法。

(4)其他如:膀胱训练法、子宫托、电气刺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