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内新生儿的发育和养护

一月内新生儿的发育和养护

一月内新生儿的体格发育

足月的婴儿经过40周的怀孕后,分娩出生。此时,婴儿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一般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暂时的,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平均身长约为49~50厘米,男婴比女婴略长一些。

男婴头围约为34.4厘米,女婴头围约为34.01厘米。

男婴胸围约为32.65厘米,女婴胸围约为32.57厘米。

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父母注意保护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约1岁以后它会慢慢闭合。

小宝宝腹部柔软,较膨隆。

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脂,皮下脂肪已较丰满。

双手握拳,四肢短小,并向体内弯曲。有些婴儿出生后会有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大多满月后缓解,双足内翻大约3个月后就会缓解。

新生儿的呼吸浅表且不规律,以腹式呼吸为主。约每分钟40~45次,有时会有片刻暂停。

心率比成人快,每分钟为90~160次。

出生当天,就开始有大小便了。最初的大便是黑绿色的,粘稠、发亮,这是胎粪,以后很快变为黄色便。如果出生后24小时仍无胎粪排出,应作进一步检查。小便第一天约4~5次,以后逐渐增多;1周左右时每天排尿l0~20次。

新生儿的运动机能和神经精神发育

【运动机能方面】

出生就会大声啼哭,以后会一阵阵地哭。

出生后半小时内可俯卧于母亲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

物体碰触口唇时会引起吮吸动作。

【触觉方面】

对母亲的触摸、抚抱,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嗅觉方面】

对母乳的香气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视觉方面】

觉醒时会慢慢睁开双眼,漫无目的地环视周围。

能看见离眼20~30厘米远的鲜艳物体。有物品靠近眼睛时会眨眼。

【听觉方面】

醒着时,近旁约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可使其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听声音。

新生儿的养育要点

此刻,给婴儿充足的营养,就要尽量用母乳喂养。妈妈自己喂哺婴儿,不仅给孩子提供了最优质理想的食物,也是母婴沟通、增进感情的最好时机。要按婴儿的需要来哺乳,并采用适宜的哺乳技巧。如果婴儿每隔3小时就想吃奶,每次吃10分钟左右就自动松开奶头,睡着了或抬头看四周,这表明母乳充足。如果婴儿老是吸吮着乳头不放,吃完奶一会又想吃,体重增加很少,就应考虑母乳不足。母乳不足的妈妈要有信心,分娩后1~2个星期尚未真正下奶前,千万不要误认为自己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在这关键时刻,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妈妈要放松,多休息,多吃点营养丰富的汤。

0~1月宝宝的成长、育儿要点

孩子出生:

1、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

2、要母乳喂养;

3、搞好脐部护理,预防肺炎;

4、与孩子多接触,多抱,多抚摸;

5、学笑,练抬头和“爬行”;

6、继续听胎教音乐;

7、与孩子多说话,要懂得孩子的哭;

8、生后两周可服鱼肝油滴剂。

9、出生扣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10、满月做常规体检。

新生儿的健康养护要点

新生儿还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所以要注意保暖,其所在环境温度应较稳。足月新生儿室温以23~25℃为宜。

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小婴儿的皮肤薄,十分娇嫩,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腋窝、臂弯、腿弯、臀部尿布区等尤易受汗液、尿液的浸渍,而发生感染。所以婴儿皮肤必须经常清洗,并保持干燥,尤其是皮肤皱褶处。

脐带脱落前,上、下身分开清洗。脐带脱落以后,仍留有伤口,洗完澡后可用酒精棉擦拭,然后敷上清洁的纱布。垫尿布时,注意不要覆盖于脐部。如果脐部有渗出,应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的活动和训练

每天3次将孩子面朝下抱着,每次从半分钟延至2、3分钟,喂奶前2~1.5小时进行。

换尿布时,轻轻弯曲孩子的膝盖,拉直他的腿,这有助于让孩子采取更成熟的姿势。

要每天三次松开婴儿的襁褓,解开婴儿的衣带,让他进行全身活动。当然要注意保暖。

4游戏。用有颜色的、会发声的、可动的玩具在离婴儿眼睛20~30厘米处逗引,每次2、3分钟,一日3次。

5沟通。面对婴儿的脸,妈妈用微笑、转头、呼唤、讲话逗引他。进行皮肤接触,增进母子感情。哺乳时妈妈贴近婴儿,用手抚摸、握捏婴儿的手、脚、背腹、头脸,将婴儿小手置于母亲乳房上。

父母时刻留意观察婴儿的表现,对他的各种需求及时予以应答和满足,通过轻语和抚摸与婴儿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