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霄归位敕封号 极祖申饬化积怨

第十回 三霄归位敕封号 极祖申饬化积怨

诗曰:

逢劫在劫难免劫,厄运降临洒碧血。

莫道神仙最逍遥,劫数应时难逾越。

话说瞬间遭此大劫,失了真身,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三霄姐妹不知如何面对,心中的悲凄无以言说,只剩下相拥着凄怆而泣。三道元神时停时行,极不情愿去那封神台。

“悔不该借给兄长法器,悔不该离岛寻仇,到了这一步,这可怎么办啊?”云霄边哭边道。

碧霄止了哭,毅然道:“事已至此,光是悲凄没用,还是先去找师尊,勿去那封神台,祈请师尊复原吾等真身。”

琼霄道:“三妹说得是,先去求师尊。”

云霄听两个妹妹如此说,道:“亦好,去找师父!”

三姐妹折了方向,元神向碧游宫飘来。

灵宝天尊早已知道三霄摆了九曲黄河阵,陷阐教门人于阵中,元始、道德联手破阵,三个弟子遭了灭顶之灾,禁不住一声叹息:“罢了,罢了!劫数,劫数!”

还在叹息时,只见三霄元神飘进宫来,跪拜道:“弟子拜见师父!”

三霄到来之前的叹息是一种心境,而此时直接面对遭劫的弟子,天尊直觉得五味杂陈,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云霄道:“师父!弟子遭厄,失了真身,不知怎么办了,一切都突如其来,祈望师父指示!”

直到此时,天尊才平静下来,道:“汝等逢劫在劫,封神榜上有名,自是天数,怨不得别的。此前,吾曾警戒汝等闭紧洞门,静诵《黄庭》,汝等只是听过算数,并未当真,合着是咎由自取!”

碧霄道:“师父,即使是咎由自取,却亦事出有因。在弟子看来,其中自有道理。”

灵宝天尊道:“如此怎说?”

碧霄道:“从大处讲,弟子当顺天应时,不该离岛,忘了师尊教诲。从小处说,吾兄惨遭毒害,于心何忍!雪恨报仇,情理之中。即便如此,弟子摆了黄河阵,仍是手下留情。虽捉了阐教门人,只是闭了天门,失了道果,未曾伤害一命。”

情理上说得通,道理上却有错,天尊心里自然明白,道:“灭商保周,天道如是,一切当以此为重。”

琼霄道:“事已至此,祈愿师尊,有无法子还原吾等真身?”

听了琼霄恳求,天尊心里想,若是在平时,复原弟子的真身根本不算什么事,但依现在的情势,万不能再多做什么,只能等待敕封,即道:“姜子牙封神尚有些时日,汝等可去紫霄殿,听吾师如何说法。”

三霄道:“弟子去了!”

这一日,鸿钧极祖在紫霄殿,掐指算着商灭周兴的时日,想着红尘仙界互相杀伐历经数载,当真是水深火热。尤其,教内同门相残,煮豆燃萁,相煎又是如此惨烈,全因劫数造化。极祖又将阐、截两教的纷争,仔细理了理:阐教门人犯了杀戒,杀伐自然难免,在此过程虽有诸多因由,但灵宝对门下约束不严,以致愈演愈烈。眼下最紧要的,是如何尽快化解两教纷争所引起的愤懑与仇恨。

极祖还在深思时,三霄元神飘了进来,伏拜道:“三霄拜见极祖!”

极祖道:“造化愚弄啊,连本尊之灵骨亦不能周全!”

三霄姐妹跪伏哭泣。

极祖看着三霄,圣心不由怜悯:“可怜,可怜,数千年道行却是如此结局!”

云霄道:“极祖,吾等已去了碧游宫,师父训诫,吾等已铭记在心,遭此大劫,全在一念之差。现时失了真身,绝难适应,祈求极祖复原真身!”

极祖道:“千说万说,总归一说,大道之势,必得顺应。而汝等包括汝兄,偏要逆势而动,此为根本。不然,道理自是无法讲清。遭此大劫,吾亦极为痛心。从今往后,记得恪守戒律!”

碧霄听极祖训诫,心想,在师父面前讲说的道理与情理,看来是根本立不住脚了。

过了一阵子,极祖又道:“若是合着别的仙家,吾自不会管此等琐事,偏偏是汝等三位,欲罢不能!”说着,双目微闭,指掐法诀,早有了主意,“吾取三地灵石,恢复汝等真身。”

随即,极祖法指动了三动,采来三块灵石,齐齐一字摆开,念动真诀,只见灵石杂质纷纷飘落回原地,待只剩得清灵精华,极祖这才掬着云霄元神放在中间,琼霄、碧霄分置左右,复念法诀,这三块灵石附了三霄元神,渐渐有了形体。接着,极祖凌空从泰山之巅,采撷一朵紫海棠、一朵黄连翘、一朵白槐花,覆盖在三块灵石上,再运功法,三姐妹即翻身而起,跪拜道:“谢极祖再造之恩!”

极祖收了功,对三霄道:“汝等此身,分采三地灵石。数千年后,有信士将在此三地采集并装塑三尊金身于莲花山供奉。现时,汝等元神前往西岐封神台,待敕封后形神再行复合。”

三霄再拜道:“谨遵极祖之命!”遂往封神台去了。

一如极祖所言,三千多年后,宁夏莲花山信士分别从北京房山、辽宁丹东和河北曲阳,采集回汉白玉、晚霞红玉和绿翡翠,装塑三位仙姑金身,色泽浑然天成,宝相栩栩如生。这是后话,不提。

万仙阵一役,阐教门人将满杀戒,三教之杀伐,自然亦随商周战争进程而接近尾声。极祖明白,虽劫数将尽,但门徒因劫所结之怨绝不会随劫尽而尽。这一日,极祖驾云来到阵前,对三位道祖严加训诫:“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争,嗔怒乃红尘常人之所事,纵使未暂三尸之仙,未赴蟠桃之客,亦要脱此苦恼。岂意汝等乃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又三教元首,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彼此报复,何日是了?”说着,转身盯着灵宝天尊,加重语气道,“虽是劫数使然,然亦有汝约束不严,门徒生事的因由,汝的不是居多!吾特来与汝等解释冤愆,从此后,各掌教宗,毋得生事!”

三位教主叩首道:“谨遵师父教诲!”

“还有一事。”极祖接着道,“待姜子牙封神后,吾即为三霄复原真身,汝等当知晓。”

三位教主再拜道:“谨从师命!”

极祖说罢,带灵宝天尊回紫霄殿去了。

却说姜子牙奉师命佐周平定了天下,再上昆仑,拜见元始,请玉符、敕命,将逢劫神仙、阵亡忠臣孝子,各封品位,共计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其中,敕封闻仲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率邓忠等共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敕封公明为武财神,率领萧升(招宝天尊)、曹宝(纳珍天尊)、陈九公(招财使者)、姚少司(利市仙官)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捕逃亡(秦时,公明又转生终南山赵岱村,取名赵公明,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成,奉玉帝旨为神霄副帅,职掌雷部星宿,束役三界,巡察五方,提点九州,为道教执法天神,后张道陵天师炼丹,玉帝遣其守护,授正一玄坛元帅神号,故又名赵玄坛)。敕封三霄娘娘即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执掌混元金斗,专擅先后之天,凡一应仙、凡、人、圣、诸侯、天子,贵、贱、贤、愚,落地先从金斗转劫,不得越此,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位。

受封已毕,三霄娘娘元神出得坛来,复飘至紫霄殿,即复原真身。经历此劫,三霄娘娘恍若隔世,平添了许多沧桑感,亦更多了练达与持重,内心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极祖嘱咐道:“汝等已受封,执掌出生先后,务恪尽职守,另是一种修为。此劫过后,必是有些心得,还需自励自勉,弘道崇德。汝师吾已交代,汝等速前往习研司职功法,早日精熟为是。”

三霄复跪拜道:“谨遵极祖教诲!”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