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汉乱大统 云霄临凡应时运

第十八回 王莽篡汉乱大统 云霄临凡应时运

诗曰:

沙麓崩塌繇文在,王氏兴盛汉室衰。

五将十侯持国柄,改旗易帜换朝代。

话说高祖刘邦立汉,历二百余年被王莽篡窃,改元称帝,国号为新。

王莽篡汉,实是与其姑姑王政君有着紧密关联。早在周僖王十四年(前668年),魏郡元城东山脚突然崩塌,时有晋史即对此异象卜断后,书写了一段世人难以解读的繇文:“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

这繇文晦涩难懂,又因相隔数百年,世人也就淡忘了此事。谁知后来发生的事情又诠释了这段繇文,而且丝毫不爽。阴为元后,阳为汉室,齐田乃王氏姓。王氏为舜后,属土;汉室属火,故土火相乘,阴盛而沙麓崩。阴数为八,八八六十四,土为五,是以六百四十五年。从周僖王十四年沙麓崩至汉哀帝死,元后直接干预朝政,恰恰六百四十五年。

元后即汉元帝册立的皇后王政君,其爷爷王翁八十年前举家迁徙至元城东。王翁的儿子王禁妻妾成群,共生育四女八男,王政君在姊妹中为二姐。这王政君既应造化,自是有些奇异。起初,其母李氏有孕时,梦月亮投入怀中,待王政君长大后出落得沉鱼落雁、绝色无双,求婚者不在少数。奇怪的是,定亲后尚未过门,求婚的男人即暴病而亡,一连数人均是如此,以致无人再敢问津。后来汉室东平王聘王政君为姬妾,没来得及迎娶也一命呜呼。这种状况,当父亲的心里自然烦恼,便请占卜者相问。卜者道:“当大贵,不可言。”王禁心里想,这才是个道理。一年后王政君一十八岁,被当时的太子也即后来的元帝召幸,生育成帝。

三年后,宣帝死,元帝继位,王政君被立为皇后。元帝死,成帝继位,王政君自然成为皇太后了。成帝生性懦弱,皇太后由此逐渐插手朝政。自有汉以来,后妃之家亦即外戚干预朝政几乎未曾中断,吕、霍、上官几次危及汉室,却也都得以平息。而到了王政君时,汉室刘氏一代不如一代,王家五人为将、十人封侯,势力布满朝廷,操持国柄,把持朝政,主弱臣强,尾大不掉,这便有了王莽篡位的厚实基础。

王莽的父亲王曼与王政君同父异母。平心而论,王莽并非平庸之辈,其才能在西汉末期权倾朝野最显贵的王氏家族中,少有人能与之比肩。不仅如此,王莽行事极富心计,又善伪装,因而深得太后器重,三十八岁时,即任掌管军事的大司马。

成帝去世,哀帝继位。因汉哀帝没有子嗣,死后太后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朝政。

从这时开始,王莽的野心迅速膨胀,用霹雳手段排除异己,拔擢依附顺从者,将朝纲朝政牢牢掌控起来。

汉平帝死后,王莽拥立年仅三岁的刘婴(孺子婴)为皇太子,太后王政君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依周公辅成王事例,待太子年长即还政于皇帝,王莽便成了代理皇帝。这代理皇帝做着做着,王莽就起了要做真皇帝的念头。到公元八年十二月,王莽逼太后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篡汉后,改旗易帜,将国号、服色、土地、铸币等等,能改的统统改,弄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反莽浪潮随即风起云涌,持续不断。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这一日,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召三霄至灵霄殿,待行罢礼,只听玉帝道:“自汉室立,历二百一十余载将遇变故,变者自是王氏一族。这王氏外戚干预朝政,又与王氏政君关联。王氏政君乃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先后历四朝。最终,其侄王莽,先是摄政,后即篡汉,此亦为运数。”

云霄道:“玉帝所言汉室变故,黎民苍生总是要遭受涂炭!”

玉帝道:“新代汉,倒还平顺。然自改号始,天下将烽火不熄,动荡不止,即使莽政覆灭,仍持续十数载,苍生之灾难自亦难免。王莽篡汉,自无名分,终了,汉又复兴。奉元始天尊旨意,召汝等来,一者,新天子即予降生;二者,二十八宿临凡辅佐复汉;三者,值此乱世云霄亦予临凡!”

云霄自然记得,还在碧霄临凡前,玉帝曾经说过,三姐妹当次第到尘世历练。碧霄已修得正果,再临凡或是二妹琼霄或是自己,终归是要走上一遭。因此心里早有准备,遂道:“遵命!钧旨不知将云霄遣往何处人家?”

玉帝将目光投向一旁的王母,王母会意,道:“既辅佐兴汉,自然是皇室家。新天子降生红尘,必要一得力仙家护持,故遣汝云霄担承。”

云霄道:“云霄定会尽力而为!”

玉帝道:“生逢乱世,惊险重重,护佑真主,至为紧要,一切需临机处置。当然,情势十分危急时,天庭亦会遣仙家襄助。”说到这里,玉帝看着王母娘娘接着道,“吾意此次云霄临凡,四值功曹时刻察查,以备周全。”显然,玉帝已将监护提高了等级,由自己与王母娘娘直接掌握。

王母娘娘点头道:“一切依玉帝旨意行事!”

玉帝又道:“仙家临凡,不迷本真,不失道性,虽经历万千劫难,总能持守一贯,却不是件易事。所以如此说,不仅是护佑汉主,更还当弘扬道法,方能修得正果。”

玉帝本想将云霄的另一使命——当然不是元始天尊所说的红尘历练后至极祖处的事——做一交代,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待到云霄做这件事时,那又是经历了何等凄惨苦楚!这不是什么天机,而是此时就连这位历经千难万劫的玉帝都存了恻隐,不忍说出口来。

云霄并不晓得玉帝所思,接口道:“弘扬道法,仙家分内之事,云霄定当谨记玉帝教诲,竭力践行!”

碧霄有红尘磨砺的切身体会,此时见玉帝欲言又止,知是有不便言说的重大隐忧,为缓和凝重气氛,亦是跟大姐说说自己的感悟,即道:“常言虽说世事无常,然亦云事在人为。以大姐之沉稳睿智,一切艰险必能化解。况且,仙家临凡红尘,不仅有天庭眷顾,更而定力、智力又非凡人可比,只要保持恒心,又何谈艰难险阻!再说,既然临凡,苦、辣、酸、甜、咸,人生五味,不遍尝透尝,何以言人生?尝得透彻,方得真谛,才谈得上精彩人生,亦才不枉入世一遭。经了千难万苦,磨炼得淡定从容,回过头来再看,一切不过如云卷云舒。”

玉帝、王母同时点头赞许。

琼霄请旨道:“禀玉帝、王母,大姐临凡,是为天子后妃,还是姐弟或是兄妹?”

王母道:“姐弟。”

碧霄道:“汉宗室遍布天下,逾十万众,大姐及真主降生何室?”

玉帝道:“当是长沙定王后嗣,现南顿令刘钦之室。所以择此室,据灵官察报,除开刘钦及祖上德厚,其妻之家亦即湖阳樊重,累积功德,家教有方,其女樊氏当为天子母,汝等依此办理。”

琼霄、碧霄齐道:“遵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