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致虚重修故观 林士章名题金榜
第四十三回 范致虚重修故观 林士章名题金榜
诗曰:
功果硕存后世铭,徽宗御题炼真宫。
点化士章探花郎,成就美缘与功名。
话说自东汉至宋朝中叶,沧桑变迁,不觉已过千载。风雨剥蚀,战乱洗劫,使得汉室在裕州的这座皇家宫观,毁而兴,兴而毁,在毁与兴中伴着日月光阴。
这一日,徽宗御题完圣墩庙匾额,忽地想起尚书左丞范致虚有关修缮裕州汉室皇家宫观的奏疏,即传召范致虚进宫垂询。
徽宗帝在得知湖阳公主坚意修真的事迹后,内心深为叹服——一个女子,做了须眉都难以做到的事情,进而,对公主济世度人的厚德极为钦佩,即命范致虚赴裕州督工重修这座皇室古观。
范致虚奉了圣旨,领了库银,调集工匠,将呈方形之四周宫墙,采巨石为基,以巨砖镶嵌,中实以土,筑至两丈高后,又全用青砖砌成。顶部修成雉堞,内外两道,中间七八尺宽,极是厚实宏阔。同时,保留宫院大门为基准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向后增扩殿宇,装塑刘璜公主金身供奉,又将原东西两侧禅堂与法事道场,改修成独立跨院的乾、坤道院。修缮扩增后的宫观,有宫殿数十座、法像数百尊,殿、堂、阁、楼,房、观、洞、庄,形制各异,独具特色,布局严谨,对称流畅,丹墙翠瓦,楼台隐映。整座道观,无木不雕,无石不刻,无壁不墨,无像不金,显示出玄妙超然、浑然天成的神韵。
范致虚花了数年时间,修建工程才得以告竣,遂禀报徽宗并请旨御赐宫名。徽宗有感于刘璜公主修炼悟真,当即御题“炼真宫”匾额及各主要殿门匾额十三轴,派人送达道观。一时间,这座千年古观重新焕发异彩,香火兴隆,享誉海内。
却说辽阳懿州有一不修边幅、人称邋遢道人的人,自南宋到元再到明,经历三个朝代,存世二百一十二年。道人姓张名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针,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居无定所,行踪莫测。明英宗赐通微显化真人,世宗加封为清虚玄妙真君。张真人取名三丰,三数为阳,而丰则是三中间被一竖打断,是为阴,故而,三丰含乾坤无所不包、阴阳无穷变化之意。
真人乃三丰派创始人,于弘法宣教之建树,丰碑硕果,累存于世。
大凡真人仙家,虽居无定所,但羁留处终是风水灵异之地。到了明永乐年间,真人云游至炼真宫,立时被此地聚集千余年浑厚气韵所吸引,心里一动,早已知晓因由,对云霄之灵慧感佩不已,遂在宫观墙下掘洞修居达三年之久。其间,悟道修真功果自不必说,只太极八卦拳法,便是在炼真宫内深悟创立而成。
真人于真武神授、观鸟蛇相斗后,精思动功与静功修炼之法和吐纳之术,悟化出太极之理乃顺其自然变化之理,遂以太极阴阳为体,五行为用,河图与洛书为经,八卦与九宫为纬,合成太极拳术五行八卦一十三式——这便是一代宗师创立的道家武学大成之拳法。这太极拳法讲求圆转,用意而不用力,能使千钧之力化于无形,以柔克刚,无影无踪,以静制动,无声无息,直将道法尽含于拳法之中,无止无境,实是以武演道、以道显武的典范。
真人将所创太极拳式尽数刻于宫内石壁,益于后人。不提。
不说张三丰创立太极拳法,却说这一天,乘着极祖去衡山讲法,云霄提早约了碧霄一同去湄洲岛。三姐妹已是很长时间没能聚上一聚了。
云霄离开衡山,正向南行时,早见碧霄在前等候。碧霄见了大姐,行罢礼,道:“难得今日空闲,吾姐妹才得一聚。三仙岛上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往后只怕难再有了。”
“是呵,想吾姐妹先后临凡,又承担不同使命,自是比不得从前。”云霄语中亦含无奈。
“尤其二姐比不得别个仙家,天人合一,人神感应,总还得费些时日方可成就,即便是得空亦不能多聚。”
云霄点点头,道:“的确如此。”
姐妹俩驾云边说边行,不觉已进入闽地。却说宋时在福建设路,福州为州府。这闽地福州以北崇山峻岭,峰峦起伏,层林含秀。福州以南则地势平坦,良田万顷,阡陌纵横。虽同属一路,景象却是迥异。当然,不论峻峰平川,又各有气象,统是江山多娇。
先前,碧霄所说“二姐比不得别个仙家,天人合一,人神感应,总还得费些时日”,云霄不止是有同感,进而又想着帮二妹能做点什么。眼观闽地,尽管二妹分灵已覆盖许多郡县,但仍未完全,更何况神州临江濒海之地广阔。“确实还得费些时日!”云霄不觉在心里说了这么一句。
正行时,却见惠安九曲村有一书生带一书童朝一座庙里行来。云霄掐指,立时有了主意。
“三妹,随吾来,帮汝二姐做件事。”
“何事?”
云霄即将想好的主意说与碧霄。
“如此甚好!那书生吾自晓得。”碧霄说完,与大姐一同按落云头来至庙前。
却说向庙堂行来的书生,姓林,名士章,闽地漳浦人,祖、父两辈勤劳持家,种田养蚕,捕捞买卖,早已家财万贯,光阴殷实,又宅心仁厚,时常帮贫济困,在当地很有名望。林士章虽是独子,但林父管教极严,勤勤督导,培养学问。林士章本是文曲星殿内的一名侍童转生,悟性天分极高,再加上苦读勤学,早已考得秀才,却仍孜孜不倦,苦学不辍,为的是日后考取功名。
二十出头的林士章,眉清目秀,举止间透着一股子自信——自然流露于外的不亢不卑的那种神情。自离家以来,每日里晓行夜宿,林士章手不释卷,一路勤读,这日到了九曲村,得知村里有座湄洲神女庙很是灵验,便想着到庙里祷拜,求得科考顺遂。
林士章到得庙侧,却见一红衣女子由一侍女陪同款款向自己走来。但见那女子如云秀发绾结,红裙随风飘逸;黛眉弯如柳叶,美目清澈杏圆;端庄聪慧自然,亭亭仙女临凡。林士章正想避绕进庙,却听那侍女道:“行色匆匆,想必是进京赶考?你叫什么名字?我家小姐有话要问。”
林士章驻了足,略带腼腆地回答道:“正是。我叫林士章,小姐请讲。”
那被侍女称作小姐的红衣女子道:“我闲暇时喜撰联,近日思得一下联,穷尽文词总不得对仗,能否请教上联?”
林士章是方圆出了名的才子,自认为学问有成,这才赴京赶考,区区一副对联又有何难,更何况乡间一女子,能想出什么绝句来,随即褪去了腼腆之色,那股子自信自然又涌了上来,也不客气,道:“请你道来!”
红衣女子指着外露于纱裙下的花鞋道:“鞋头梅花朝朝踏露花难开。”
林士章听了,思索一阵,总觉能对上,却又吟不出,继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依然无法成句,便又来回走动,挠头抓耳,终不能对得,这才低了窘得通红的脸,道:“在下惭愧得紧,姑娘这联实难对得。”
红衣女子道:“不打紧,我再请教他人。”说着,盯着林士章又道,“你无须进庙祷拜,切切谨记,说花有因,言星缘随。你自保重!”
林士章听得云里雾里,当即怔在了原地。
只听侍女道:“我家小姐指点你,发什么愣怔,怎也不言传一声?”
林士章这才反应过来,忙边鞠躬边道:“谢谢小姐!”待到直起身时,那红衣女子与侍女早已不知去向。
却说云霄、碧霄离开林士章,正要去湄洲岛时,却见琼霄早至近前,道:“大姐、三妹,吾姐妹难得相聚,不到湄岛,怎显身此地?”
云霄笑笑,还未待开口,碧霄即道:“大姐点化那书生,届时功成名就自会酬恩,亦显二姐功德。”
“那又何必以二妹之名,大姐功德亦是一样啊!”
“江河湖海总要二妹操持,信众敬奉唯有二妹,何必多添枝叶?”
“大姐如此费心,确是过意不去!”
“吾姐妹三尊一体,无需分彼此。”
碧霄道:“大姐说得有理。二姐勿再多虑,快走吧!”
琼霄不好再说什么,三姐妹这才驾云欢欢喜喜朝湄洲岛而来。不提。
却说林士章在原地怔了一会,弄不清那红衣女子所言“说花有因,言星缘随”的含意,只隐约觉得这“花”与“星”跟自己此次赶考有着关联,却又无从得解。又想今日之事着实惭愧,平日里文人聚会,辞赋韵律,无所不通,绝句佳联,左右逢源,从来难不倒的,今日却对答不出,这才晓得学问差得远了。林士章心中惭愧,也不进庙祷告,折返身,带了书童离去。
常言道,心智迷窍,遇事不明。不是林士章学问不足,而是当他遇见云霄、碧霄时,连自个儿都不知道已迷了窍,自然对答不出。此时他只是觉得学问不足,须要勤学苦读,万不能放松懈怠。
这一日,行至一王姓员外府第,看看天色已晚,林士章便上前借宿。王员外问明来意,即留宿府上。
本来只借住一宿,谁知次日一早,阴沉的天空下起雨来,后来愈下愈大,林士章被雨天留了下来。到了第三日,这雨水仍是滂沱,没有止歇的意思,又被困留一日。哪知第四天和第五天,瓢泼大雨仍然下个没完,林士章自然无法起程。
却说王员外有一女,生就姣好容颜,当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只因这王家小姐琴棋书画、五言七律样样通晓,才智、容貌双绝,心性极高,择偶必是要考量才华,因而,相亲的人难得如意,年已十八仍未婚配。
还在刚到的第一天傍晚,林士章与书童进了大门,恰遇王家千金从正屋出来,两人四目相对时,各自心中均一动。王小姐脸上立时通红,急忙低了头离去。林士章一直看着小姐进了闺房,这才脚步有些迟缓地走入正房内,与王员外闲聊一阵,用罢餐各自歇息。
王员外本就对林士章人品相貌、举止言谈留有极佳印象,逢了雨天,又见其日夜苦读,看得出是位有志才俊,心里遂萌生了择婿的意思。这且按下慢表。
却说林士章抵达临安,勤学不懈,不觉又过月余,早已到了开考日。进入考场,林士章拆封试卷,布局谋篇,挥毫破题,洒洒洋洋,那文思有如泉涌,自是策论缜密,淋漓酣畅,精句满篇,文采飞扬,再细校阅一遍,即交了卷,回客栈专等皇榜公布。
待到皇榜张贴,林士章排名前五,已是中了进士。又过两天,林士章与此次科考出类拔萃的十数名学子一同被传召殿试,定出本次大考的一、二、三名来。
高宗坐在龙椅上,心情显然不错。轮到林士章时,在问过籍贯、年龄等后,只见高宗将手中那把绣有水墨画的绢扇摇了几摇,随即吟出一句:“扇中柳枝日日摇风枝不动。”
自然,皇上吟出上联,要林士章对出下联。
林士章当初迷着的那层心智,此时豁然开窍,立时记起红衣女子的那句下联,却亦极工整对仗:“鞋头梅花朝朝踏露花难开。”
高宗没想到林士章竟然不假思索地对出了下联,龙颜大悦,笑道:“才思敏捷,真乃探花郎。”
原先,殿试头名为状元,二名为榜眼,三名尚无名称。此次殿试林士章恰是第三名,只因高宗一句“真乃探花郎”,探花便成了殿试第三名的称谓。从此,这个雅号便流传下来。
却说林士章在揭榜后,便打发书童回家,一来先给家人报喜,二来嘱书童务要请父亲到王员外家提亲——他要在考取功名后迎娶王家小姐,这是在借宿王家时就已存了的心愿。
父子如约齐到王员外家,大家欢喜一阵,林父便将儿女姻亲的事正式提了出来。
这王员外满腹经纶,又知女儿心性,便对林士章道:“你已考取功名,自然才华出众。只是小女亦略通文词,择偶须得考上一考。老夫今日仍代女出一上联,若你七步之内对得下联,此事可谈;若是对不得,那便没得缘分。”
林士章心里极是踏实,道:“请出上联!”
王员外想了想,吟出一句长联:“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星谁是摘星手?”
此句一出,林士章又记起红衣女子所说的“说花有因,言星缘随”的话来。殿试时,自己用那红衣女子含有两个“花”字的下联得了探花,而现在,未来的岳丈以星贯穿上联,正应了“言星缘随”。那么,倒过来,“说花有因”不又是指点自己再次用“花”对出下联吗?林士章还未踱出三步,早以“花”贯穿拟就了下联,即吟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腊梅花我乃护花郎。”
待到林士章吟完,王员外何止是叹服,心底里早已涌动出惊异,连声道:“对得好,对得好!如此才华,确实罕见!”
一旁的林父尽管文墨不深,听见王员外如此夸奖,心里亦是美滋滋地无处言说。
王小姐的贴身丫头听罢,早撒开腿飞奔小姐闺房,忙不迭地直说:“对上了,对上了!”
小姐道:“你这丫头,什么对上了?”
“那人将老爷的句子对上了,恭喜小姐!”
王小姐脸上顿时飞过一片红云,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地,这桩姻亲就此联成。
金榜题名,喜结连理,人生喜事接连摊到了。乘还未赴任,林士章想回乡一趟,要到九曲村庙里叩谢湄洲岛神女,再访寻红衣女子当面言谢。
到了九曲村,林士章进得庙来,焚香叩首,抬头看时,哪知神女衣着、容貌与那天遇见的红衣女子一模一样,心里顿时通晓——那红衣女子分明是神女显应,特意点化自己!
林士章回到家,与父亲商量选址建庙,报答神女大恩,漳浦第一座神女庙就建了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