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拜见药王 一神泉治愈瘟疫

第四十四回 两姐妹拜见药王 一神泉治愈瘟疫

诗曰:

大道深闳包天地,劫运克兑总不离。

解得众生瘟疫苦,白湖泉水有玄机。

话说兴化城东大约五里处,有一湖名白湖,湖水与海水相连,是当地的水产集市。渔民捕捞归来,舟船结队,买卖交易倒也热闹。白湖村是个大村,人口总有数千口。村内居住章、邵两大族姓,也有少数是外姓人,南宋孝宗朝宰相陈俊卿便是白湖人。这一年,入仕不久的陈俊卿回乡省亲,已经有些时日。

这白湖人出海捕捞,时常与湄洲岛渔民相遇,作业间隙听湄岛人说些神女圣迹,遇了风浪便虔诚膜拜,呼唤神女之名,却亦随祷随应,人船俱是无虞,因而,早存了立庙敬奉的念头。

隔年,乘着歇渔的空当,这一天,他们便请来道士采选风水宝地。道士搭盘定向,早觅得一吉地。但见:依山抱水,秀绿泛波光,风水此处独佳;龙脉蜿蜒,瑞气奔涌至,地望天先最妙。

只听道士道:“即是此地!”众人看时,所选庙址却是陈俊卿家的良田,遂又一起来到陈家商议。

却说这天夜里,熟睡中的陈俊卿忽见一女子凌空站立,还未待他反应过来,只听那女子道:“吾乃湄洲岛神女,此地立庙只应在汝身上。”说罢,即飘然离去。

陈俊卿听得此话,立时惊了醒来,正是鸡鸣时分。他反复琢磨神女的话,却又不十分明白。在他看来,修建庙宇,本也不是什么难事,怎的神女说应在了自己身上?继而又想,既然神女托付自己,总有神女的道理。但现时在白湖建庙,庙址选在何处?建造规模如何?却又不能踏实。陈俊卿心里有了事,再无睡意,索性起床,巴巴坐等天亮。

这天上午,众乡亲来到陈府,寒暄过后,一章姓渔民即将建造神女庙的事说与陈俊卿,最后道:“择得一处吉地,却是贵府之田,或租或卖,与公相商。”

陈俊卿听后,顿时明白梦中神女之语,即道:“你等建造神女庙,造福桑梓,功德无量,这就前去察看。”

陈俊卿从前读书,后来入仕,家里田产只知个大概,想不到神女庙址竟在自己家的田地里,更想不到自己家会有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待众人指点清楚,陈俊卿道:“庙立此处,我当舍地,另捐些银两,以资筑灵。你等宜速动工建造,莫负神女期许!”众乡亲见陈俊卿如此虔诚,深为感动,又纷纷捐钱献工,不久便将白湖神女庙建了起来。

圣庙一经建成,凡商舶渔船航海,必到庙里祈祷后才出行。又凡祷拜之人,每遇风大浪急,俱遥望北方,虔诚祈祷,每每见神女显圣桅樯,风浪随即平息。兴化军便将神女圣迹专事奏报朝廷,请求皇上敕封,编入州府祀典。高宗感念,即敕封默娘为灵惠夫人,诏令白湖圣庙列入州府祀典。此次荣封,为默娘得道升天近一百七十年后的第一次敕封。自宋至清,四朝共褒封三十六次,爵号由夫人而妃,而天妃,而天后。

却说兴化境内有一溪名萩芦溪,溪水宽泛,倒像是江,蜿蜒向南数十里入海,人们便将溪水入海处称为江口。路允迪出使高丽归来捐重金修建的庙宇正在此处。这几年,闽南一带不知从何处窜来一批流寇,时而啸聚山林,时而汇聚海上,打家劫舍,掠夺资财,抢霸民女,已然成了气候。朝廷派兵围剿,这流寇来去飘忽,从无固定,自是剿而不灭、追而无踪。一时间,民众谈寇色变,人心惶惶。

这一天,贼寇又从江口登岸,汹汹而来。民众急忙奔至庙内,叩头祷告,请求神女护佑。

贼寇抵达江口上了岸,忽地狂风大作、烟浪滔天,本是朗朗晴空,霎时晦暝不辨东南西北。众贼张皇不知所措,抬头看时,却见神女站立云端,面露怒色,随即个个胆寒,急急遁逃而去。

又过几日,贼寇复从海口袭掠而来。这海口亦为兴化军治,早建有灵惠夫人庙。众人探得匪情,慌忙到庙里求拜,灵惠夫人以圣杯示谕,速报官府派兵围剿。乡民不敢怠慢,火急赶往官府禀报匪情。这且慢表。

再说贼寇登岸,行不多远,只觉阵阵阴风,飒飒浸骨,随之烟雾腾腾,继而天空阴暗,又如同在江口般辨不得来去路径。贼寇正惊疑不定,忽听神女凌空怒斥道:“尔等作孽多端,前次江口吾已警示,不思悔罪,今又来犯,定是宽恕不得!”说罢,施动秘法将贼寇定在原地动弹不得。过了一个多时辰,官兵赶至,将贼匪尽行捉拿。

高宗在接到兴化军专事海口平贼报捷的奏章后,帝心再次感动,着部议加封。礼部几经参详,奏请累加昭应二字,敕封灵惠昭应夫人。不提。

话说仙家治病祛瘟,不外乎医药与禳解。医药一途,博大精深,无止无境。早先,有炎帝、黄帝精研,著作传世,惠及千秋万代。后来,历代医圣、药圣如扁鹊、华佗等探究无穷,造福人类。到了唐时,终南山出了个炼气士孙思邈,本亦仙家临凡,更是孜孜以求,探索精奥,直把这百草之叶、根、花、果分析明白,又将热、凉、泻、补参研透彻,著书立说,传于后世,万人敬仰,皇帝感佩,仙逝后敕封药王。

而禳解之道,则又与医药不同,全在于精当的八卦奥理运用。凡红尘之事,方位吉凶,趋利避害,皆囊括在纷繁复杂、变幻无穷而又无所不包的八卦之中。恰是这八卦,亦为仙家修炼功法之一。仙家一经研习精熟,运用便如同凡人呼吸般自如,又好比得了状元之人,若有人问起启蒙时所学文字,或者算术一加一等于几,随问即知这般简单。自然,红尘众生卜问事由,仙家运用八卦奥理,即能推算得过去,演算得现在,预知得将来,这便是神仙能明了一切的缘由。

却说默娘早在元神与躯体离合自如时,即已开始研习医药与禳解之道。这一天,碧霄在察查金斗后,对二姐的思念之情又浓浓袭来。对碧霄来说,大姐功果圆满至极祖处,每岁总还能见上几面,而二姐十多年前临凡,却因仙凡两界相隔再未能相会。因而,时间越长,这种思念越浓。是的,三姐妹本为一体,敕封同司一职,因为进入神道先后临凡,又因为情势变化,姐妹们不得不分开,而且,只怕是要长久分开。回想过去三姐妹在一起的时光,碧霄在无尽的思念中不免又生发出几许无奈。尽管碧霄明白,所有种种都是为着弘法济世,但姐妹情深,正是由于分开,使得这种情分更显深厚,时时萦绕,欲罢不能。“去看看二姐吧。”碧霄心道。

碧霄快到湄洲岛时,远远看见谢顶赤足、着一袭宽敞袍衫的赤脚大仙在前等候。

碧霄施礼道:“大仙何往?”

“娘娘可是去湄洲岛?”赤脚大仙边回礼边反问一句。

“正是。”

“吾今日带默娘去终南山随药王习医,见娘娘前来,想必亦是去湄洲岛,故在此等候。”

“有劳大仙!吾在终南山时,曾与孙思邈参研医道,大仙若是觉得妥当,可否让吾带二姐前去,刚好吾姐妹说说话,省得大仙辛苦一趟。”

“如此甚好。前些时日吾已知会过药王。”说罢,即与碧霄同至林府。

因是初次与大仙见面,又有三妹突然到来,默娘内心早已起了波澜,待向大仙行罢跪拜礼,起身急道:“三妹!”

“二姐!”

姐妹俩各自只唤得一声,即紧紧相拥,将离别十多年的无尽思念在无言的相拥中尽情倾诉,良久。

先是碧霄镇静下来,道:“二姐,大仙今日为二姐习医之事专程前来,还请大仙吩咐。”

“只顾了姐妹重逢,倒是……”默娘有些不好意思。

赤脚大仙笑道:“姐妹久别,亦是常情。”说罢,又微微一笑,这才说到正事上来,“仙家济危救难,不止是降魔伏妖,当还应懂得医药与禳解之术。汝今随碧霄娘娘去终南山,拜药王习研参悟。”

默娘谢过,大仙即告辞而去。

姐妹俩边说离别后的种种情形,边驾云向西行来,不觉已至药王殿前,早有药王孙思邈偕华佗、扁鹊、孙林、张仲景、张子和、李时珍、张介宾、徐文伯、刘河、皇甫谧等医圣药圣们恭立迎候。

碧霄、默娘同道:“有劳药王与诸医圣!”

药王道:“两位娘娘莅临,自是应该!”说罢,与众医圣药圣一起躬身行礼。

默娘先前曾听闻过这些精通医药之道救民于病魔痛苦的医圣药圣们的大名,今日相见,不免为这些独步医坛、各领风骚的医圣药圣折服!沧桑磨不尽矍铄精神,岁月只增添精湛医术。物华天宝,唯百草银针高贵;海阔天空,只医病疗疫一途。医圣药圣们个个妙手回春、起死复生,挽救了无数性命,成就了不朽英名,赢得了万世称颂。尤其药王孙思邈为探究药物无穷,不慕官爵厚禄,甘愿隐居山林,尝遍百草,甘苦其中,孜孜以求,著作等身,医德高尚,盖世无双!

默娘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正要行拜师之礼,却被药王慌忙止住:“使不得,使不得!为娘娘讲说药理自是应该。娘娘若行跪拜,吾等哪能承受得起!”

药王说的是心里话。原本琼霄道行比药王深厚得多,将来司职海神,阶位更要高出许多,定然不敢承受这一拜。不仅如此,又基于同样的原因,明明是传授药理,而此时却言讲说,传授与讲说,含义大不相同。药王谦逊睿智,有意地避开了托大之嫌。

碧霄道:“不拜亦罢,倒显自然。”

听碧霄这样说,默娘这才向药王躬身一揖致谢。

姐妹俩今日相见,又引二姐拜见了药王,看看无别的事,碧霄即告辞离去。

从这天起,默娘先由十大医圣药圣轮流讲授,各传独到秘法,诸如张介宾之脏腑经络,张仲景之把脉与望、闻、问、切,扁鹊之针灸与疑难杂症,徐文伯之妇女疾病疗治,张子和之药补与食补等等。

最后才轮到药王。孙思邈擅长阴阳五行、妙解数术,且在医学及药物学上造诣无人比肩。只见药王拿出三十卷《千金要方》对默娘道:“此三十卷要方,乃吾参研实践之心得,今与娘娘参商。”

这话自然是谦逊之词。药王于药于医,囊括草药成千上万味,验方、秘方收集几近无遗,医病处方为后世之典章,这才成就了人仙敬仰的药王美名。

“药王谦虚了,默娘何敢承参商!”

药王仍是自谦地笑笑,便从第一卷讲起,直到三十卷讲完,已花了不少时间。

待要方讲授完,药王对默娘道:“凡人体疾病,在于医药调理。而医药调理,最紧要为处方搭配。人之体,尤其五脏六腑、五官脑颅,万不得已莫用金属之器划割治疗。所以如此说,不完全因为人之发肤乃父母精血,于父母尊重动不得;亦不全因各个脏器,革除便残缺不全而动它不得;更还有腔内颅内,是为元气贮藏之所,一旦破裂,便有损伤。而一旦元气损伤,即动摇根基。由此而论,大凡疾病,越早治疗越好,免得伤筋动骨。”

默娘点点头,已记在心里了。

最后讲授的是阴阳五行和妙解数术。药王道:“除开人体正常疾病,还有如瘟疫、邪祟之症,必是要用五行及数术破解。五行八卦想必娘娘已参悟有成?”

“只是皮毛而已。”

“数术乃仙家化解灾厄常见之法。数术之施行,关键在于把握五行克兑、吉凶生死利害,又以功法、咒法相配制度符箓,自有奇效。”

“如何制度?”

“符箓分外化与内服两种。外化者,是以火焚驱邪祟;内服者,是以水解通淤塞。不论外化内服,制度符箓最为紧要。”药王说着,拿出一沓黄表,又列出种种症状,边用朱笔简繁勾画边一一讲说分明。

默娘何等聪慧,一经讲解,便即贯通,却亦实实得了药王真传,医术、数术早已厚实精湛。

却说这些天,莆田县令全家患疾,多方求医诊治,却不见好转。县令原本早听说默娘善治瘟邪之症,现时自己与家人这般境况,本想请到家来医治,却又觉不妥,便拖着病体登岛求治。默娘略一计较,便已知得根由,采来九节菖蒲,又度得几道符箓,嘱其煎汤服饮。县令回家煎熬,全家人饮后即痊愈。从此默娘治病疗疫的神法早已不胫而走,人人尽知。

话说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兴化军发生了一场大面积瘟疫。这场瘟疫来势凶猛,传播极其迅速。起初只是零星村户,不几日便蔓延全军。凡患疫之人先是高烧,随之腹痛,继而泻个不停。腹中秽物泻完,再无物可泻,仍直不起腰来,待在茅坑上吭哧挣扎着继续泻,竟然生生泻出脓血来。即便如此,总是觉得内急,真正欲罢不能。

这场瘟疫,早在年前的御前会议中即已通告。为着此事,灵惠夫人专门觐见玉帝,禀奏道:“人间瘟疫,自应劫数。赎救有犯天条,罔顾则关人命,实实两难。小神司职疆域,刚才有点起色,叩请玉帝开恩!”

玉帝自然明白海神目前的境况,道:“两难之事,唯汝可兼而顾之。”话虽含蓄,意思却十分明确——只可海神权衡处置。

面对汹汹疫情,人们三五成群,接连不断奔走庙堂,求神女解救瘟灾。这天夜里,灵惠夫人至白湖村一李姓人家,道:“吾已为本军请命于玉帝,湖旁丈许凿泉,饮可疗疫。”

白湖水苦涩,村里几眼泉水祖辈饮用,很难再找得到淡水甘泉。李姓人家得了神示,清晨起来便告知众乡亲。人们不免疑惑:“斥卤之地,哪还有甘泉?”但又知为神命,便找些锄镐物什,动手在神示的地方挖掘。掘至丈余,仍不见滴水渗出,掘井之人便有些气馁,流露出止挖的意思。众人忙道,既是神赐,必有清流,还是再挖下去。井下的人努力再掘几锄,早突突涌出泉水来。众人一阵惊呼,忙掬水品尝,竟是一眼甘醴。

灵惠夫人在泉水泛出时,即凌空度化符箓。

甘泉既现,白湖全村人人饮用,朝饮夕愈,肚内的晦气早荡然无存。随即又传告邻村,邻村再传邻庄,一时间,人们成群结队,纷纷赶着牛马搬取泉水,自然饮而即愈。一军之瘟疫,因有了白湖泉水得以解除。

解得此瘟,民众感戴不尽,路近的全家到庙上磕头,路远的每家每户派人前来拜谢,直将白湖庙挤得水泄不通。众人伏地跪拜,齐颂道:“清泉活命,何啻甘露,回生之功,再造之德!”

拜罢,众人商议用砖砌井壁,以为坚固,又取名“圣泉”,永志纪念。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