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神布瘟疫情凶 三霄禳灾真火炀
第六十二回 瘟神布瘟疫情凶 三霄禳灾真火炀
诗曰:
众生逢劫遇瘟害,疫情汹汹漫天来。
三霄再摆黄河阵,哪由瘟粒落尘埃!
话说这一年的御前会议,万仙禀报完各自职司及所辖方社众生功过后,只听王灵官道:“禀玉帝,吾等察红尘风化,有伤天害理、坑蒙拐骗者,有不敬天畏道、恣意掠夺者,有不思孝顺、虐待父母者,尤以东北、西北、西南为甚。小神以为,此等乖违道理之事,不可任由滋长,故请旨惩戒,以儆效尤!”
玉帝道:“如何惩戒?”
还未待王灵官开口,瘟部主事吕岳出班道:“玉帝!小神请旨可否以瘟疫惩戒?”
玉帝道:“何瘟?”
吕岳道:“肺痨。”
碧霄心里随即涌出不安——莲花山方社众生被无辜殃及!正待要据理力争,只听玉帝道:“准奏!届时瘟部依律行瘟,积善者仙家可护佑免灾,作孽者以应报应。”
吕岳道:“遵命!”
玉帝法旨为此次惩戒定了基调。“终是天心慈悲!再另外想解除的法子吧。”娘娘取消了据理力争的念头,在心里这样说。
碧霄当然知道,吕岳所说的肺痨,是肺脏上的一种慢性疾病,至少目前尚无法子医治,而且传染性极强,人们一经罹患,先是发热、无力、盗汗,再后咳嗽、咯血,继之呼吸衰竭而亡。
回到莲花山后,碧霄已思虑了必要做的两件事。第一件,择日专程会商瘟神,尽力争取方社免除瘟疫。娘娘明白,免除瘟疫谈何容易!应劫之方,那瘟神定是要依律行事,而要说服瘟神们免除,自然是件十分艰难的事情,至少目前还没有先例。但不论再难,当应力争让方社众生能得太平。第二件事,派大圣分赴东岳、武当采集五行之物,如果瘟部不予免除,就得早做禳瘟的准备。
说是禳瘟,其实说消瘟更贴切,也就是必要将这瘟疫彻底消除。对于如何消瘟,碧霄想到的是五行之火,配之以仙家功法,这便是平常所说的三昧真火。用三昧真火焚烧,瘟疫自会消除殆尽。
正月初十,碧霄离开洞府,专程前去拜会瘟部诸神。这瘟部在灵霄殿的西北向,好一截子路程。娘娘到得部院,只见楼台亭榭,自有景象,轻烟缭绕,一派祥和,全然没有恐怖阴森之状,与别的仙府并无二致。娘娘进到瘟部正堂,只见吕岳与东、南、西、北四方行瘟使者正在商议今岁布瘟的事。与诸瘟神打交道已记不清有多少次,隔三差五出现瘟疫,总少不了与他们照会,但大都是在每岁的御前会议中途或者别的地方,只这次,将要降临的严重疫情促使碧霄专程造访,第一次走进这瘟部大堂里来。
吕岳与众瘟神见是碧霄,连忙打稽首问候,娘娘一一还礼罢,各自坐定。
娘娘先看这瘟部大堂,正面壁上,一幅硕大的太极八卦图极是醒目。卦图正中悬挂着那把在瘟癀阵上让鬼神胆寒的瘟癀伞,卦图左边,悬挂着“头疼磬”与“发躁幡”,右边悬挂着“迷魂剑”与“散瘟鞭”,当是五位瘟神的法器了。堂内左右两壁,各垂挂着五只盛装瘟丹的葫芦。娘娘再看这五位瘟神,只见主事吕岳面微显蓝,赤发,三只眼,着一袭蓝色道袍;东方行瘟使者周信红发黑脸,巨齿外露,一双金鱼目,着青色道袍;南方行瘟使者李奇,绾双抓髻,穿白色服,面如满月,三绺长髯;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面如紫枣,双目如铃,身着红色道袍;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面显黄,髯似钢针,头戴鱼尾金冠,着一袭黄色道袍。这一堂瘟神,身长俱在一丈六七尺,面目狰狞,行如虎狼,甚是凶煞。“实在是与外面的景致迥异!”碧霄不禁心道。
这时,只听吕岳道:“年前会议,见面不过数天,碧霄不知所为何来?”
碧霄道:“既到瘟部,自然与瘟有关,特来与诸尊做些商量。”
吕岳道:“瘟疫之事最好免谈,清规戒律摆在那里,徇不得私,枉不得法,还是别为难吾等。”
这瘟部诸神,本与三霄同门同师。主事吕岳原是九龙岛名传四海的得道炼气士,功法自是了得,为保商助国,摆下瘟癀阵,让姜子牙等吃尽了苦头,最后道德真君派弟子杨任用五火神扇才将此阵破解。吕岳殉国,被敕封为瘟部主事。
碧霄在临行前,曾预想过此次会商必是艰难,只是不曾料到这主事竟如此强梗,还未说得半句,便将话头封得死死的。碧霄不免动了无名,但还是强忍住了。
碧霄平心静气,婉言道:“吕主事,吾来部里,的确为瘟疫之事。个中情由,容吾通禀,主事觉得有道理,如若采纳,乃吾与众生之福分;觉得没有道理,亦就用不着理会,如此可好?”
吕岳道:“情由尽可叙说,免灾还是勿言。”
碧霄道:“吕主事,西北旱地民众生活本就艰难,隔三差五,瘟疫一回,更是雪上加霜,此其一。其二,尽管旱地贫瘠,然民风却淳朴,人人畏天敬道,不伤天理,不损他人,罪愆自然少之又少。还请主事将诸因由统加思虑,若能免除瘟灾,自是感激不尽!”
吕岳道:“碧霄,不是吾薄汝面,瘟疫之事,亦为道之法则。既是法则,也就没得商量。犯天者当惩戒。不然,道之运行必会乱了章法,汝是知晓的。再有,众仙家所辖之方社有无罪愆,吾等又不能查考,只有也只能按方位行瘟。”吕岳顿了顿,接着道,“还有一说,传瘟播疫,属吾等职司,如同汝等禳瘟消灾一个道理。吾不尽职,有犯天条,当是承担不起。以此,即使汝碧霄说破了天亦是无用。”
话说到这一步,已没得丁点回旋余地。
碧霄原先强忍的怒气再也无法控制,随即站起身来道:“吕主事,汝吾虽为同门,然吾并未让汝念记同门之谊而徇私;汝职司瘟部,如若是吾方社众生肆无忌惮,做下伤天害理之事,求汝网开一面那是枉法。恰恰相反,此方芸芸众生,尽是些循规蹈矩之人,生在旱域,饱受干旱之苦。其苦,又是别的地方全然不曾有之苦。讲造化,造化本就苦;讲天理,天理应免灾!不然,好生之德从何说来?大道之理又从何说起?如汝等只知司职,祸害众生,全然无恻隐之心,再不过铁石心肠!罢,罢,罢!言已至此,多说无益,只是汝吕主事记着,吾碧霄当拼尽力,汝降多少瘟,吾自会禳多少瘟。告辞!”说罢,愤然离开瘟部。
碧霄回到莲花山,请来雷祖、大王、大圣等,将此行瘟部的经过知会众仙。
雷祖听后愤然道:“这帮瘟神,只知祸害,求他何用!”
一旁的大圣早已恼怒,道:“娘娘当该带悟空一同前去,让吾金箍棒伺候才是!”
碧霄道:“事已至此,恼亦无用,还是早备法子消弭为是。五行物用可否取回?”
大圣道:“俱以取回。”
碧霄接着又向雷祖道:“吾去瘟部之前,想着如若会商不成,还得要禳解,先着大圣采集五行物用,届时禳星祰斗,施以真火消瘟。雷祖以为妥否?”
雷祖道:“汝思虑周全,用真火消瘟最为妥当,即照此法办。”
看官!五行包罗天地万物生克之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生息息,循环往复。反之,则又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娘娘所以派大圣从泰山、武当取五行之物,因泰山为五岳之首,东岳大帝号令三山五岳,武当乃无量祖师圣地,总揆北方之域,用此两地五行配以真火消瘟,威力自是无穷。同时,采集此等物用,除开时下禳瘟,娘娘另还为日后祈雨做些准备。
接下来,碧霄想得最多也是最紧要的,是如何确保万无一失,将瘟疫彻底消除。用五行真火消弭,这是有效的法子,但瘟神布瘟,瘟粒漫天而下,如若焚烧不尽而疏漏遗落,哪怕数量极少,也会留下后患。因而,必是要确保颗粒不遗落尘埃。
对于如何才能做到颗粒不遗落尘埃,碧霄娘娘在洞府反复思虑。“若是能有一只器具,而且此器具还须可大可小又能够随意移动伸缩,将瘟粒尽数收入其中,不致散乱飘落,再行焚烧方为妥当。那么,哪里有这种器具呢?”碧霄冥思苦想,不由叹了口气,心道,“着实难啊!”当娘娘的目光不经意间停落在洞内的一幅壁画上时,禁不住脱口道:“有了!”
这幅彩绘壁画,描绘的是三霄娘娘在商周交替时曾经排布的威力无穷的九曲黄河阵。“黄河阵!”娘娘随即看着阵图思索起来。“若将摆在地面上的阵式布置空中,用六丁六甲代替昔时的六百兵士,随瘟神布瘟伸缩移动,尽可接收飘落的瘟粒。”
“阵式可随意伸缩,那么,阵底用什么兜呢?”娘娘想到了琼霄。“二姐的玄微秘法,如铜墙铁壁般能将幻化之飘影阻留,用以兜底密封自是不在话下。”想到这里,圣心不觉轻松起来,“移动巨阵,秘法封底,真火焚烧,再不用担心瘟粒遗落,余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娘娘所想的余下来的事情,自然是指摆九曲黄河阵消瘟,需合三姐妹之功力才能达成。“两位姐姐想必会全力支持。”娘娘心道。
谋划妥帖,碧霄便着大王分赴紫霄殿和湄洲岛,请云霄、琼霄两位娘娘前来助阵消瘟。云霄、琼霄允诺,不在话下。
降瘟的当天,云霄与琼霄齐至莲花山,早有碧霄、大王、大圣等迎接。礼罢,碧霄道:“有劳两位姐姐!今日法事,小妹越位调遣,还请两位姐姐包涵!”
云霄道:“什么包涵!自该是汝调遣。”
琼霄道:“小妹勿多虑,尽管布置即是。”
碧霄感激地向大姐、二姐点点头,先是对大圣道:“瘟部今日布瘟,汝须严加察查,时刻警惕,遇有动静,速速通报!”
大圣说声:“遵命!”即驾起云来,先凌空一番视察,又自脑后拔下几根毫毛,念动真诀,说声“疾”,即有无数只猴子,遍布东西南北一起巡视。大圣用那火眼金睛,专盯着瘟部瘟神行踪。
碧霄又对大王道:“殿院围坛,预做准备,待大圣探得消息,即禳星祰斗,汝司监坛,从中相助!”
大王说声“遵命!”随即着信士备置香烛等一应物用。
随后,碧霄对两位姐姐道:“吾姐妹即行布阵,届时请大姐调度移阵,二姐秘法封底,小妹真火焚烧。”
云霄与琼霄答应一声,随即凌空选位,一番忙碌,早已布置妥当。
看官!这九曲黄河阵在三霄得道前早已修炼得得心应手,对阵时玄妙威力不啻百万雄师。而此次消瘟,只需将阵式随意移动伸缩接收瘟粒,不使其遗落红尘即可,远不如之前复杂。尽管如此,三霄依然周密准备,精心布局:内按三才,包藏天地玄黄之妙;外按九宫八卦,九曲曲尽造化之奇;中设五行真火,蕴含融化万物之力。又以六丁六甲分置阵之四周,少不得教演调整。怎见得:硕硕巨阵,遮天盖地;玄玄机关,幻化神奇。赞曰:
黄河奇阵再显威,布就天网更恢恢。
昔日何能今朝比,慈心映照日月辉。
酉时,大圣看到瘟神们出了瘟部,按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位分头而行,来西北行瘟的正是朱天麟。大圣察得真切,急忙道:“娘娘,布瘟了!”
碧霄听得大圣急报,即开启道场法事。只见大殿院内,香炉香火迅即点燃,三名火居道士面北齐跪念诵禳瘟道经;火居道士左侧,用蜡烛摆成的北斗七星已全部点亮;火居道士背后跪伏百十名信士,每人手握一炷香,随诵经节奏叩首恭拜。
此时,碧霄娘娘腾空而起,先是念动真诀,启动量天尺,随即向北斗拜了三拜道:“三霄及莲花山合堂诸仙,为解众厄,消弭瘟疫,今设坛拜斗,保吾十方生灵,免遭涂炭。虽上天惩戒,维护道法,然事出有因,当区分处置。今布黄河阵,借东岳、武当之五行化绝此瘟。祈望群星列宿,体察苦衷,垂恩照应,三霄与合堂众仙,当铭记恩德,代众生感激万分!”
这掌管周天诸斗府与河汉群星列宿者,乃斗姥元君。碧霄临凡转世,斗姥曾奉命监护,深知碧霄为济世救民而敢作敢为的性情。今日接承值星宿禀报后,知三霄联手消瘟,早率群宿齐至斗府宫前关注。待碧霄拜祝毕,斗姥道:“天空群星璀璨,地上香烛闪烁,设坛祰斗,禳瘟消灾,足见汝等为众生赤诚。三霄,以汝等功法,消此瘟不在话下,尽管使出手段,保佑十方平安。如若瘟部寻麻烦,吾自会在灵霄殿主持公道!”
三霄听后,躬身齐拜道:“谢斗姥!”
正在此时,只见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揭开瘟丹葫芦盖布起瘟来。霎时,黑云惨雾弥漫天空,无数瘟粒飘落而下。云霄站立阵前,指示六丁六甲不断伸缩移动阵势,将飘落莲花山方社的瘟粒尽数收在阵内;琼霄施动玄微秘法,如铁铸般的阵底不留半丝缝隙;碧霄早运功法,将三昧之火腾腾燃烧起来。好一场真火!怎见得:烈焰熊熊,燃烧苍穹;三昧真火,熔钢化铜;遇尔瘟粒,何留半星?
朱天麟将葫芦里的瘟粒朝莲花山方社倒撒多少,云霄与琼霄便移阵接收多少,碧霄施法用三昧真火尽皆焚化。朱瘟神待倒得尽了,眼睁睁看着瘟粒尽皆被焚烧,没得一粒半星掉落尘埃,无奈地盖上了葫芦盖——这里的瘟算是白布了。
朱天麟正待转身返回,只听碧霄道:“西方行瘟使者,回去告知吕主事,尽管司职,将瘟布来,布下多少,吾三霄承接多少。有劳了!”
朱天麟不言,面露悻悻之色,转身去了。
这场原本来势凶猛的瘟疫,被三霄娘娘消弭于无形之中,莲花山方社众生得以幸免。
不说三霄联手消瘟,却说这一年,台湾岛内有一自称朱三太子的人聚众造反,朝廷忙不迭派兵平乱,其中又经历了诸多艰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