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意碧霄转世 应因缘翠姑降生

第十二回 奉天意碧霄转世 应因缘翠姑降生

诗曰:

顺从天意勇担责,转生红尘受苦劫。

历尽艰辛无所惧,弘道济民是本色。

话说还在姜子牙代元始天尊封神前,极祖在紫霄殿对灵宝天尊道:“三霄应化,本属不易,现敕封归位,造化缘由。吾意一者,汝再花费时日,成就其司职所需之功法。二者,先是灵骨应化,后又灵石复真,总是缺少托生转世这一层。于仙家而言,临凡红尘经受磨砺,体察感悟凡人之疾苦,更有利弘法济世。因而,既已进入神道,必要补上这一层。”

对于师父法旨,天尊自然谨记,三位弟子职司送子已数百年,该是到分别临凡的时候了。这便是灵宝天尊召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缘由。

待玉帝、王母施罢礼,天尊将极祖法旨传谕后,道:“三霄职司送子,已驾轻就熟,现当分别临凡,在红尘中苦其心、励其志。”天尊停了停接着道,“秦地自周始,将有数朝在此建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需仙家布道传经,济苦救难,以宣化吾教。三霄中,碧霄耿直刚烈,吾意先着其转生,择一积善人家,又要使其受些磨难。云霄、琼霄晚些时日,再伺机下凡。”

看官!三清为道教至尊之上神,辅佐三清尊神的有四御,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四御各有不同职司,北极大帝为总御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之万象宗师、万象教主。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亦即南极大帝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二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之天帝。后土皇地祇乃后土娘娘,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社稷、五岳、山林、川泽、河海等地祇均为其辖。玉皇大帝在四御中位最尊,为掌管万天,代表三清行化宇宙,行天之道,布天之德,总御万圣千真,主宰三界十方的万能之主。王母娘娘为元始天尊以至妙之气化生,分大道醇精之气形成的太阴之精,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与同为元始天尊以东华至真之气化生,分大道醇精之气形成的太阳之精东王公共理阴阳二气,盖育天地,陶钧万物。因是与东王公相对应,故王母又称西王母。同时,西王母又掌理女子登仙得道者,三界十方,咸所隶属。如此高圣真仙,早已赢得人仙两界敬仰。三霄临凡牵涉玉帝、王母,故灵宝天尊召其同来。

玉帝回禀道:“谨遵天尊旨意!碧霄临凡,托生积善人家自不必说,经受苦难磨砺,却又不能磨褪了锐气,失却了本真,除开自身修真,亦还须得仙家监护点化。”

灵宝天尊点了点头道:“正是此意。”说罢,又将目光移向王母娘娘。

一旁的王母娘娘边听边在心里琢磨,当灵宝天尊目光投过来时,即道:“吾已择得一家,恰与碧霄有宿世之怨,亦应着因果之由。”

天尊略一沉思,即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玉帝、王母辞别天尊,召三霄、斗姥至灵霄殿。只听玉帝道:“奉灵宝天尊钧旨,着碧霄临凡。碧霄,汝可愿往?”

果敢刚毅的碧霄,面对突如其来的钧旨,感觉有些意外,但瞬间即恢复镇定,遂道:“禀玉帝、王母,碧霄愿往!”

王母娘娘道:“临凡尘世,必是要经历万般磨难,汝可知否?”

碧霄道:“千般苦,万般难,凡人能承受得,碧霄定当承受得!”

玉帝、王母点头,赞许这份勇气。

三霄姐妹自育化、封神归位,从未分开过,今日碧霄奉旨临凡,三姐妹第一次分离,云霄、琼霄心里多有些不舍。只听云霄道:“禀玉帝、王母,吾与碧霄能否一同转生,从中相互照应,或者,由吾代碧霄临凡?”

玉帝道:“不可!一者仙家各自造化,二者汝三霄均得先后临凡,首为碧霄。”

大姐的这份真情,碧霄大为感动,道:“大姐勿为小妹担心,造化如是,再大的磨难,小妹定然能够承当。”

“云霄切莫担心,仙家自有仙家道行,经苦历难,方能修得本真。再者,仙家临凡,天庭亦有照应。”王母边说边用目光示意玉帝。

玉帝会意,道:“碧霄临凡,还请斗姥监护。”

看官!斗姥乃先天元始之阴神,因其法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圆明道母天尊”“先天道姥”,居大梵天宫。原来,梵炁妙文敷成九章,应化九皇道体: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即北斗九星。这斗姥综日月星辰,为斗极之母。其妙相紫光圆融,禀一炁玄元之象,应无极生太极之理,生就三目、四头、八臂,手持日月二轮。阴阳二轮,象征太极;四头磊落,昭应四象;八臂垂雍,以应八卦。因斗姥位尊不低于西王母,故王母娘娘为避托大之嫌,这才请玉帝金口降旨。

只听斗姥道:“遵旨!”

玉帝点点头,接着对碧霄说道:“坎坷曲折,砺得志坚;万千磨难,不失本真,方是仙家品质。阴阳两隔,天地两重。今日所说,碧霄临凡当会浑然不觉。然,大道无疆,不论仙界红尘,须得用心,恒久参悟。汝好自为之。”

碧霄道:“不论遇到何种苦难,碧霄绝不负玉帝、王母期许!”

话说西周岐邑境内,有一青龙村,村里有一索姓人家,祖辈行善积德,却又都是一线单传。到了索智发这一代,娶矢国终南山下终南镇大坚石村任氏为妻。终南镇位岐邑东南向,渭水河经西流东,当地人沿袭祖宗习惯,以河为界,将东北地域称河北,东南面称河南。这索智发不到四十岁,任氏三十有六,生得一男,名索郎,娶妻薛氏。

这一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斗姥奉玉帝旨意,遣碧霄临凡投胎。熟睡中的任氏梦见一神灵飘至炕前,惊异得张嘴正欲呼叫,只见神灵手中弹出一红丸,巧巧落入口中。任氏当即惊醒,自此有了身孕。

任氏十月怀胎,临盆生产时,满屋紫光,闪烁不息,随之香气浓郁,久久不散。索宅大门前两人合抱不拢的古松上,这日夜里聚集了无数奇禽异鸟,通宵齐鸣,莺歌不止。

任氏诞育的是一女婴。

因是酷寒隆冬,百草枯萎,独大门前古松青翠,索智发便给婴孩取名翠姑。这翠姑降生世尘,小小脑袋上并无毛发,光光亮亮,分明是先天性光秃了。尽管刚刚降生,哭声却极是响亮,哭将起来,声震耳鼓。

翠姑不满两岁时,慈母任氏一病不起,猝然离世。殡葬了任氏,舅舅看着年幼的翠姑,胸中的悲凄和着泪水哗哗地流个不止。舅舅明白,这般年纪丧母,谁来抚养?妹夫智发常年在外,从西陇牧地贩卖骡马,经常不着家,即便在家,一个男人怎么拉扯?外甥索郎虽心地善良,但因薛氏强悍凶狠,当不了家,主不了事,这孩子只怕要受罪了,心底涌动起无尽酸楚,即对妹夫说:“我带翠姑回去让她舅母拉扯吧。”

索智发抹去脸上的泪水,点了点头,哽咽着道:“就怕太过劳累兄嫂!”

舅舅带着翠姑回到终南镇大坚石村。舅母是个贤惠善良的人,视翠姑如己出,拉扯得十分精心。只是在舅舅家生活了一年多,舅母又身染重疴,一病不起,撒手而去。临终前,舅母望着年幼的翠姑,无限悲恸涌上心头,极是悲凄地对丈夫说:“我死之后,最放心不下的,当是翠姑了。这孩子命苦,早早就没了妈,我这一去,谁来拉扯啊?!”舅母缓了缓气,又吃力地接着道,“还是送回索家吧,外甥媳妇再不贤惠,这孩子也是索家血脉,她自己又没有生养,就不能当作自己的孩子照料拉扯?虎狼还护着子哪!”

丈夫强忍着泪水,点点头,默默做了应答。

翠姑又从终南镇大坚石村回到了青龙村。回得家来,众人看时,三岁多的孩子,模样极是俊俏,粉嘟嘟的圆脸上生就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鼻端周正,唇红齿洁,十二分地招人喜爱。只是头顶上仍是光秃秃的,没有一根头发。

嫂嫂薛氏见了翠姑,不知怎的,心里全然没有一家人的亲情感,更没有对失去母亲的幼童的那种怜悯和恻隐之心,瞬间涌动出一股浓浓的宿怨。

翠姑遇着这位悍嫂,注定是要经受磨难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