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护国运 神兵天将破金旅

第四十六回 碧血丹心护国运 神兵天将破金旅

诗曰:

神州遍地起狼烟,胡虏铁蹄破关山。

长空霹雳赫赫威,金兵闻风尽丧胆。

话说自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大宋王国,先后历十余朝计三百余年。其间,北方有女真族极善征战,扩地拓疆,不断壮大,于公元12世纪初,先灭辽国,后臣服西夏,建立了与宋南北对峙的金朝,在北方统治了一百余年,直至元取代宋前,先被元灭。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从燕京和太原两路大举进攻。此时,徽宗禅位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攻陷宋都东京,俘徽、钦二帝,北宋宣告灭亡。随后宋康王赵构在南京即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再侵宋地,屡陷州府。翌年,形势愈发吃紧,高宗又迁都临安。宋帝南逃,偏安一隅,金国继续渡江南侵,大有代宋而立的意思。此时宋朝尽管国力积弱,主昏臣奸,却仍有一批忠良浴血沙场,抵御外侮。宋、金时战时和,又持续七十余年。

到了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宰辅韩侂胄力主北伐,收复被金国侵占的失地。次年五月,宋军攻克淮北重镇泗洲、虹县等地后,朝廷正式下诏伐金。金兵随即反攻,宋军又败退淮南。当年十月,金国平章政事仆散揆督兵自北垒滩潜渡淮河,宋军守将望风逃遁,濠州、滁州相继失守,金军势如破竹,再下直隶安丰。此时的宋军人心涣散,已然成了惊弓之鸟。宁宗一面下诏严厉申饬,一面调淮东等地王师御敌。

却说还在高宗建炎年间,岳飞等忠良抗金,为国立下赫赫功勋。武穆麾下有一将名毕进,随主帅护卫八陵,转战南北,官至武义大夫。毕进去世后,其子毕再遇以恩补官。这毕再遇武艺超群,力大无穷,挽弓力达二石七斗,步射二石,骑射一石五斗。孝宗见其勇猛过人,遂赐战袍、金钱,命为御驾侍卫。后来,毕再遇升任镇江副都统,为宋军少有的骁勇善战之将。待金兵破安丰,诏令毕再遇节制淮东兵马指挥御敌。

毕再遇移师前来,中军帐设在一座神女庙里。

尽管戎马倥偬,但毕再遇不敢怠慢,进庙后即燃香伏拜。拜罢,又处理些军务上的事,这才和衣而睡——非常时期枕戈待旦,司空见惯。正在酣睡时,却见身着朱色霞帔的神女飘然而至,对他道:“两代忠良,可敬可嘉。此次克敌,吾当助威以佐天子。”说罢,不待毕再遇言声,便飘然而去。

虔诚通神,忠良感天。毕再遇知神女佑助,底气愈发劲足。次日,毕再遇督师至花黡镇,早已遇着金兵。两军各自布阵,正待厮杀,忽闻空中鼓声阵阵。众军抬头看时,只见云端高竖一面灵惠妃大旗,白马将军在前,黄蜂兵帅随后,万马千军铺天而来。毕再遇振臂大呼:“天神助我也!”宋兵闻言,胆气陡增,战鼓声、喊杀声震天,人人争先,个个奋勇,直向金军扑来。

统领金兵的是一位酋长。这酋长自征战以来,面对一向疲弱的宋军,一路所向披靡,早已骄横得不可一世。今日花黡镇对阵,他不禁纳闷,宋军怎变得跟原来不一样了。当空中天兵纵马驰骋,卷起凛凛寒风时,他心中第一次产生了恐惧。酋长正要拨马逃遁,哪知宋军的一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向他砸来——爆炸声过后,已然身无全尸。

金兵面对天兵与宋军的猛烈冲击,本就畏惧胆寒,此时又见主帅被炸飞,哪还有心思恋战,早已溃不成军。

花黡镇击溃金兵后,毕再遇顾不得休整,即挥师东来。

其时,金军已攻破紫金山,兵临建康城下。毕再遇借得胜余威,浑身充满豪气,严令将佐,激励士气,誓破金贼,夺回紫金山。

两军对阵紫金山下,只见金军耀武扬威,气势逼人;宋军振作精神,列阵以待。两军正待交战,忽见空中显现一面灵惠妃大旗,云端钲鼓之声不绝于耳。金将抬头看时,只见一身着霞帔的女神立于云端,左右各排列九位尊神,前有白马将军跃马当先,后有黄蜂兵帅神武相随。金军何曾见过如此阵势!正纳闷时,早有从花黡镇逃回的金兵惊呼:“天兵来了!”金兵队阵遂起了躁动。

毕再遇眼见神女再次显圣,传令将士持盾而进,直向金阵冲击。金将闻得麾下兵勇惊呼,原先听天兵助宋,听后也就罢了,而现时身临其境,天兵鼓声响彻云霄,势如压顶;宋军杀声呼喊震地,震慑魂魄。金兵不由惊惧,早已溃败而逃。宋军乘势收复紫金山。

紫金山会战不久,金军调集数十万兵马,又将合肥团团包围。合肥距临安不过数百里,为京畿重要门户,如若失守,皇都将直接面临威胁。

为解合肥之围,毕再遇从紫金山率兵急行至位于合肥东南向的马鞍山。宋军刚抵达,金国万户侯完颜蒲剌都、千户尼厖古等便以十万骑围城数重。

极度严峻的形势,压得这位统一指挥淮东、淮西兵马的宋军大将有些喘不过气来。毕再遇伏案一遍又一遍查看阵图,谋划退敌之策。看着想着,却见神女驾至营帐,对他道出十个字来:“守城须防水,击鼓彼疲时。”

毕再遇刚要叩谢,不觉却醒了——又在梦中得了神示。他急忙出帐到城头察看,又询问城内居民,知是护城河源头以木为堤,心里早有了主意。

次日,完颜蒲剌都命都统纥石烈率兵前去烧坝木,水淹马鞍山城。却不知宋军早有防备,霎时万箭齐发,矢如飞蝗,金兵哪能靠近。看看坝木无法烧毁,完颜蒲剌都随即令纥石烈合兵攻城。一时间,战鼓震天,杀声彻地。金军冲至城下架梯攀登而上,城上宋军将滚木、积石一齐砸下。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死守不退,云梯折上翻下,拼杀极是惨烈。

金兵攻城正急,守城宋军矢尽。情急之下,毕再遇突然想起孔明借箭的法子,遂将兽皮、棉絮堆挂城头,命军士张开青盖往来城上。金兵以为宋军主帅登城巡视,万箭争相竞射,立时获得二十余万支。有了箭矢,军心安定,马鞍山城被防守得严严实实。

金军攻城不下,纥石烈引兵退去。毕再遇开了城门,在环城四周急速增兵,前出三十里,扎营与金兵对垒。金兵见状,也不来攻。毕再遇在营门饮酒作乐,装作闲暇,暗里或白天或夜晚出奇兵袭扰,闹腾得金兵昼夜不得消停,又引兵退去数十里。毕再遇急调大军追袭——金兵显然已疲惫了。

宋军迫袭至金军营前,金兵急忙列阵,还未待接战,忽闻云端剑戟铿锵之声,抬头望去,又见千军万马纵横驰骋,一时惊异得不知所措。于花黡镇、紫金山见识过天兵威力的金军士卒,惊恐得直喊:“天兵来了!”拖了矛戈返身便逃。

金将纥石烈极善治军,遇此突变,即斩杀数名逃兵,稳住阵脚且战且退。数次得天兵相助,数次征战取捷,直到此时,宋兵重拾信心,恢复了本来的血性,如猛虎下山般勇猛冲杀。也直到此时,任纥石烈再沉稳,怎经得住天兵凌空纵横,宋军奋力冲杀,金军早已阵脚大乱,随即慌乱逃遁。

自马鞍山开始,金军一路溃逃,宋军一路追杀,天兵一路助阵。骄横一时的金兵,个个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全然没了往日的雄风霸气。

追至滁州,大雪封路。毕再遇抬头望着团团絮絮降落的大雪,耳际传来再熟悉不过的声音:“穷寇莫追,就此为止。”他翻身下马,跪在厚厚的积雪上,叩了三个头,复上马,收兵回营。

宋军清点战利,斩杀数千,俘虏过万,获骡马一千五百余匹,衣甲旌旗无数。

淮东、南方向的金兵既溃退,淮西、北两地金军闻报,亦撤兵而去,合肥之围随即解除。

这三场战事,金军损失并不算惨重,但留给金兵心灵上的重创却无法估算——天兵钲鼓声,能震天动地;天兵剑戟声,能撼心慑魄;天兵天马驰骋,能肃杀精气神。天兵的威灵烙印在了这些兵将灵魂的最深处——天在佑宋。他们的铁骑曾经肆无忌惮地蹂躏过这片土地,从来不曾有过畏惧感。而同样是这片土地,当他们经历了梦魇般的遭遇后,心灵这才生发出如此强烈的震撼。也许他们并不怕宋兵,但天道却不得不顾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