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缀述》简介
《汉简缀述》这本书是由.陈梦家著创作的,《汉简缀述》共有94章节
1
汉简考述
...
2
叙言
五十多年来,在我国西北甘新地区,即汉代河西四郡和西域的地带,曾经先后出土了大宗的汉简。按照汉代郡县,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敦煌汉简 共出三批。(1)1906—1...
3
第一篇 额济纳河流域障隧综述
根据《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我们曾重新编写了一篇“障隧述要”,将附载在《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之后(附以插图和地图)。此处简略加以叙述。 一、殄北塞 A1...
4
第二篇 邮程表与候官所在
根据实地调查遗址的资料,我们在前篇内将额济纳河两岸的塞和亭障及其它附属建筑,作了简略的综述,据此修订、重绘了“额济纳河流域汉代亭障分布图”(图一),可以看到遗址...
5
附记
以上涉及的问题,有些曾为近人所论及的,略述如次。贝格曼在其报告中曾推测博罗松治为一重要戍所,又以为A32为塞门,与我们所定卅井候官与肩水金关相符合。他拟K710...
6
汉简所见居延边塞与防御组织
在《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1期)两篇中,我们曾根据调查报告所记述的遗址和见于简上的邮程的记录,概略地叙述了额济纳河两岸汉代障隧分布的位置。利用出土地...
7
上篇
...
8
一、太守——太守府
郡之首长为郡守或太守,其下有丞治民,在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百官表》曰“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公元...
9
二、都尉——都尉府
西汉边郡内,往往设置不止一个都尉,不止一种都尉。 《百官表》曰“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改名都尉。”又曰“关都尉,...
10
三、都尉属官
《百官志》注引《汉旧仪》曰“元狩六年罢太尉,法周制置司马,时议者以为汉军有官、候、千人、司马,故加大为大司马,所以别异大小司马之号。”《汉官仪》及《汉旧仪》并记...
11
四、城尉——城官
前已考定破城子与大湾分别为居延与肩水都尉府所在。候官所在称鄣,都尉所在应称城。居延简中有南北两城的设置,见于以下各简: [张]掖居延城司马安 485·60(破)...
12
五、候——候官
候与候长皆居塞上警戒,乃是军候、斥候之候。据第四表所列,候、障候、塞候是一,因候皆驻于障城之内,而障在塞上与诸部候、诸隧构成一条防御战线。居延汉简中,以属于甲渠...
13
六、塞尉——塞
汉代称其所筑的北边长城为“北边塞”(《汉书·匈奴传》),为“边塞”(《汉书·高帝纪》),为“障塞”(《汉书·匈奴传》),为塞;皆指一条长长的北边塞墙。其称某某塞...
14
七、候长——部
根据第七表所排列的八个候官下的五十二名候长[11],可以看到候长组织的完整结构,应该象甲渠候官下的万岁候长一样:其机构称“部”,部有候长、候史和士吏。部为候长一...
15
八、隧长——隧·署
根据第八表所排列,分属于八个候官的隧约在二百六十名左右。和候长一样,它们并不齐全,实际存在过的隧名还要多些。在防御组织的候望系统中,隧是最基层的哨所[15],即...
16
九、兼行·调补·除授
居延简有很多记述官吏原任某职的升迁与兼行或除授某职的,可以说明官职的大小与隶属关系,分述于下。 (1)行太守、丞、长史事 张掖长史延行大守事、肩水仓长汤兼行丞事...
17
十、结语
综上所述,边郡太守兼理本郡的屯兵,故于其太守名衔上加称“将屯”“将军”,其所属长史专主兵马之事。史籍记载边郡被侵时,太守往往与都尉一同领兵往击。在其境内的属国、...
18
下篇
...
19
第一表 都尉府
张掖大守府 49·22+185·3(甲352),49·33(甲353),157·14(甲916),317·27(甲1691)(破);506·17(甲2007)(...
20
第二表 都尉
将兵护屯田官居延都尉渭 278·7(瓦) 将屯居延都尉德 40·2(甲286),227·101(破) 居延都尉德 139·13(甲788),159·14(甲94...
21
第三表 候官
(1)居延殄北候官 420·2(博) 殄北候官 88·6(博);6·18,229·59(破) [殄]北官 72·56(破) (2)居延候官 41·35(甲317...
22
第四表 候
(1)殄北候 30·4(破);561·29(宗);77·28(金) 殄北守候 174·22(破);108·25(瓦) 殄北塞候 175·13(甲990)(破) ...
23
第五表 塞
(1)居延殄北塞 561·2(宗) 殄北塞 3·14(甲9)(破) 辅平居成殄北候官塞 ▲156·4(破) (2)居延塞 279·11(破) (参112·10“...
24
第六表 塞尉
(1)殄北守候塞尉 157·5(甲902)(破);108·25,534·30(瓦) (2)居延塞尉 145·31(甲824),46·10,127·25,259·...
25
第七表 部·候长·候史
殄北候官 [殄北候长] 殄北部 266·21(破) 居延候官 [居延候长] 居延部 89·24(破);243·26(金);495·3(甲1918)(大) 甲渠候...
26
第八表 隧·隧长·隧卒(隧次表)
殄北候官 甲 居延殄北候官殄北隧 420·2(博) (有同名候长) 殄北隧 206·9,214·43(破) 殄北 89·2,161·6,254·17,28...
27
第九表 部简表
殄北候官 殄北 居延候官 居延 甲渠候官 甲渠 吞远 鉼庭 万岁 毋伤 临木 城北 推木 不侵 莫山 武贤 万年 俱起 收虏 止害 第四 第七 第十 第十一 第...
28
第十表 隧简表
殄北候官 殄北 察北 望远 备寇 石隧 渠井 斩□ 第二 第十五 望熹广田 广利 要害 胻寇 止奸 当北 备南 解东 要虏 寇虏 察虏 破胡□虏 □建 居延候官...
29
汉简所见太守、都尉二府属吏
居延、敦煌、酒泉和罗布淖尔出土汉简中,有关汉代职官制度的资料比较丰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都尉府的官僚组织及候望、屯兵、屯田、军需、交通等系统,二为太守府的官僚...
30
一、阁下与诸曹
(一)阁下 郡太守和都尉二府属吏,可分为“阁下”与“诸曹”两类。《百官志》[1]郡下曰“皆置诸曹掾史”,本注曰“阁下及诸曹各有书佐、幹,主文书”。 所谓“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