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2025年10月14日
编后记
梦家先生治汉简是从一九六〇年开始的。
一九五九年七月,武威磨咀子六号墓发现了四六九枚竹木仪礼简,梦家先生于一九六〇年六月至七月间去兰州参加了这批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对此墓所出的日忌、杂占简,和十八号墓出土的王杖十简也作了考释。这些研究成果都已发表在《武威汉简》一书中。
继武威汉简的整理研究之后,梦家先生的研究兴趣,陡然从金文铜器方面转到了汉简方面。一九六二年初,武威汉简编写完成,他接着便对居延汉简,敦煌和酒泉汉简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对居延汉简的出土地点与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烽隧遗址的分布和形制的整理。从一九六二年初到一九六六年九月逝世前,在这三年多不满四年的时间里,共完成了十四篇论文,约三十万字。除五篇已经发表外,其他九篇都是没有发表过的,有的是初稿,有的已修改膳清,看来当时梦家先生是准备将它编辑成集的,《汉简缀述》就是他自己题的集名。
在编辑过程中,主要是对文中所引的文献进行核校。文中所引的简文与简号数量很大,我们绝大部分都根据《居延汉简甲乙编》作了核对。但是,有的汉简的释文尚不能完全释定,有的则各家所释不同,因此,在核对简文时除明显的漏字、误字外,一般都遵照梦家先生的原释,未加改动。《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一篇是《武威汉简》中的一章,因通论简册制度,与本集的内容颇有关系,故亦收入。
夏鼐所长对这本集子的编辑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并作了具体的指导。中华书局的赵守俨同志在编辑出版方面,也予以很多帮助。全书的编校是由陈公柔、徐苹芳承担的。
编者 一九七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