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壶口·黄河

宜川·壶口·黄河

距西安东北方向300多公里,距延安东南方向160多公里,有一个小县叫宜川。宜川东临黄河,因壶口瀑布而名闻天下。这里原本是个贫困山区,只有10多万人口,交通不便,除了去壶口旅游,人们很少涉足这里。

2014年10月中旬,陕西省教育学会在宜川开展“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我忝列专家组成员中,任务是给宜川县的语文老师做一场报告,然后听课,评课,对话交流。

17日早晨7点半,一行6人从西安出发,沿包(头)茂(名)高速一路北上,经铜川、黄陵、洛川,在富县折向东,进入青(岛)兰(州)高速。沿途所见,跟印象中的黄土高坡、贫瘠荒凉大不一样。公路两旁,无论高原、山脉,都是植被覆盖,郁郁葱葱;即使沟壑纵横,也很少见到黄土裸露。这些年的退耕还林真是成效显著啊!时值深秋,正是苹果成熟的时节,那一片片苹果林,那一棵棵苹果树,叶子已经枯黄飘落,红苹果还满满当当地挂在树上。树枝上好像挂着无数个小红灯笼,好看得令人惊讶。进入宜川县境,公路两边都是大山,从山脚到山顶,秋风把一层一层的林木浸染得五颜六色,像是一座连绵不断的大花园。同行的一位来自河北石家庄的专家,惊奇地问:“这是在陕北吗?”他举起手机连续拍照,并且马上用微信发给他的朋友,让朋友猜这是什么地方,嘴里还不停地说:“和我在欧洲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一样的……”

记得20世纪70年代,我曾经去延安参观,学习延安精神,乘大卡车从西安到延安,翻山越岭,一路颠簸,用了8个多小时。现在,只用3个多小时就到宜川了,而西安到宜川与到延安的距离相差无几。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真让人感慨不已。

晚饭时与宜川县教育局的领导们交谈,话题自然离不开宜川的发展变化。主人显得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谝开了:“咱这地方,过去是有名的贫困县,吃粮都成问题。现在是民富县穷……这些年,老百姓靠苹果发了财,一家年收入都在十几万二十万。好多家在西安买了房,为了孩子上学嘛!最近正是苹果采摘季节,找不到人手啊!只好花大价钱从山西那边雇人来摘苹果……”为什么说“县穷”呢?“县财政是穷啊!不收农业税,又没有什么工矿企业,咋能不穷呢!将来会好的,宜川已经发现了大煤田和大气田……”话题又转到苹果上,“外面的人都知道洛川苹果,其实宜川苹果的口味、品相都在洛川苹果之上。过去,咱的宣传没跟上,没人知道……”与关中口音十分接近的言谈中,流露出宜川人内心的自豪与惋惜。

晚饭后去街上散步。小河流水,树影婆娑,车辆穿梭,灯光闪烁,小县城的夜色别有风味。远处传来节奏强烈的音响声,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另一小群人在跳交际舞,却没有想象中的陕北秧歌和腰鼓。广场周边,正在施工中的二三十层的住宅楼突兀在夜色中,背后就是模模糊糊的黑色山峦……

两天的教学活动结束了。离开宜川县城之后,我们驱车30多公里,到达壶口景区。汽车沿黄河西岸向北行驶,车窗外就是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对岸应该是山西吉县,建筑设施、车辆行人清晰可见。几分钟后,就看到了真实的壶口,看到了飞溅的水雾,看到了涌动的河水,看到了一泻而下的黄色瀑布……耳边传来轰隆隆的水声,心里激荡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近距离地站在壶口瀑布前,任凭腾起的水雾打湿面颊,眼镜变得模糊不清,我伫立良久,思绪翻腾,无限感慨地享受这天下奇景的独特魅力……

天下著名的瀑布可谓多矣。各地的瀑布大多是因地得名,在什么地方,就叫什么瀑布,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熊猫海瀑布、扎嘎瀑布,云南的九龙瀑布,广西的德天瀑布,黑龙江的镜泊湖瀑布,浙江的大龙湫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唯独壶口瀑布是因形得名。关于壶口瀑布的形,明代有一首诗写得最为贴切:“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这“一壶收”真是形象极了。于是,壶口便有了“天下黄河一壶收”的美誉。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纵横九省,绵延万里,所到之处,各有各的姿态。我曾经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不同的黄河。在兰州看黄河,河水沿着整齐的河道流过狭长的城区,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已经“人化”得失去了原有的野性。这对于黄河来说,大概是唯一一次“城市化”的经历吧。在银川看黄河,舒缓而平静,延伸出大大小小的灌溉渠,默无声息地滋润着塞上江南的万亩良田。在包头看黄河,河面宽阔得分不清哪里是河道,哪里是河岸。河水好像是漫过去的,与两旁的湿地混在一起,与周边的草地不分彼此地和谐相处。在郑州看黄河,宽阔的河床上布满了黄沙,靠近岸边的地方已经种上了庄稼,细细的一道浑黄的河水懒洋洋地向东蠕动,从黄河大桥上经过的人们很少能看到想象中的黄河的气势。在滨州看黄河,舒展,平静,沉稳,两岸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黄土高原上流失的水土在这里有了归宿……

可是,在壶口看黄河就大不一样了。黄河在缓缓地流经银川平原和鄂尔多斯大草原之后,折转南下,进入晋陕峡谷,河面一下子从数千米宽收束为三四百米宽。积蓄了巨大能量的黄河水开始躁动起来,奔涌起来,咆哮起来!到了壶口,河道中央出现了一道狭长幽深的水槽。奔涌、咆哮而来的黄河水,先是被吸进一个巨大水壶的腹中,然后再从壶口猛地冲出来,你想,会有怎样惊天动地的气象!当滚滚黄河水从这窄窄的壶口喷涌而出的时候,便形成了宽40余米、落差30余米的巨大瀑布。于是,我们看到了翻卷的浪花、飞溅的水雾、美丽的彩虹;听到了河水的轰鸣、游客的尖叫,还有不时传来的飞鸟的欢歌。这一刻,游人的感官被抓住了,心灵被震撼了,精神被擢升了。

壶口瀑布,真是名至而实归啊!

人们参观各地著名的瀑布,大多是要仰视的,从底下向上看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见瀑布飞泻而下,却不知其来龙去脉。站在瀑布之下,你会感到一种威压之势,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而壶口瀑布,却是可以平视甚至俯视的。

当你站在河槽边被河水冲刷得如刀削斧劈一般、被无数游客踩踏得光滑锃亮的岩石上的时候,你可以隔着栏杆,近距离地目视着眼前的瀑布肆意地张扬到极致,可以看到瀑布激起的烟雾在你的脚下升腾。这时的你,可以与瀑布对话,就像朋友间的问候、亲人间的诉说。瀑布如孔雀开屏一般,把最光彩的姿态展现在你的面前,而你却无须仰视,也不会感到任何的压抑。当你移目远眺,向左或向右,便会看到黄河水缓缓地从北而来,在经历了壶口的沸腾之后,又缓缓地向南流去,你正处在千里黄河最美丽的一个节点上。这是在观赏其他瀑布时难以得到的美的享受。

其实,你脚下踩着的不是河岸,而是河床,是水流不大时裸露出来的河床。这正是观赏壶口瀑布的最佳地点和最佳时机。倘若碰上雨季,河水猛涨,河床统统被淹没,壶口就会藏身于洪水之下,游客的立足点就要后撤到黄河岸上。如此远距离地看壶口瀑布,眼前只有漫天的黄涛滚滚,绝对看不到细腻的瀑布的风采了。

当你在河槽边与瀑布亲密接触之后,恋恋不舍地折回黄河岸上,回头再看一眼壶口瀑布时,你会居高临下,把狂傲的壶口瀑布尽收眼底,把壶口瀑布的来龙去脉看得清清楚楚。你虽然站在山脚下,却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悟。背后的山,对岸的山,两座大山之间的峡谷,峡谷中奔腾的黄河……难道这就是大禹治水凿石引流的所在?大禹是有意凿出,抑或如神话传说所说的那样,巨龙潜入黄河,穿凿出一道深深的龙槽,而造就了壶口瀑布,让后人惊叹的吗?

壶口是镶嵌在黄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上苍赐给宜川的一块金光闪烁的宝石啊!人们不得不惊叹于鬼斧神工的壮美景色,惊叹于大自然的创造力。

汽车发动了,我们就要离开壶口了。《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与壶口瀑布的轰响交织在一起,回响在耳畔,激荡在胸中,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不远处,青兰高速黄河大桥凌空架起,与壶口瀑布上空的彩虹交相辉映。伟大的母亲河,滋润了黄土地,培育了民族魂。曾经为苦难民族的解放而咆哮的黄河,如今又咆哮着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4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