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

选举

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对台湾的关注,尤其关注台湾的政治生态和选举文化。因此,中央电视台的《海峡两岸》节目几乎是每天必看的。每当大小选举来临,都会像看电视连续剧似的,把那些有趣的事从头看到尾。什么上街拜票呀,造势晚会呀,“走路工”呀,“割喉”呀,还有民意代表大打出手,电视名嘴喋喋不休,惊雷炸响的枪击案,怎一个“乱”字了得!

这次到台湾参访,正碰上五都选举如火如荼,岂不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就近观察,看看台湾选举的真实情况?

11月22日下午到达台湾桃园机场,在接机大厅看到一帮人正在布置一个小型会场,一帮人手拿小旗好像在排演一个节目,周围架满了摄像机,还有一些电视台的采访人员拿着话筒转来转去,男女叽叽喳喳……直到看见他们扯开的横幅,才知道这些人正准备迎接跆拳道选手杨淑君归来。杨淑君在广州参加亚运会被裁判取消比赛资格一事正闹得沸沸扬扬,我在来台湾前已经看过报道了。

当晚在宾馆里看电视,“杨淑君事件”成了台湾各电视台的主打节目。机场迎接杨淑君的画面反复播放,杨淑君成了“悲情英雄”。到了第二天晚上,电视里的绿营人士又改骂马英九了,指责他“软弱”。后来竟至闹到蓝绿营双方最高领导人都出来表态,要“讨回公道”。民间则发起“抵制泡菜”“取消韩国游”“大闹韩国城”的活动。一个普通的赛场违规事件在台湾不断发酵,完全变了味儿,整个沦为五都选举的工具,被政治人物所操弄。这是到台湾后见到的第一道选举风景线。

也是在到达当晚,去逛饶河街夜市,在街口就看到了苏贞昌的大幅竞选广告悬挂在高处。环顾四周,还发现了一些较小的广告,有的是插在路边栏杆上的小旗,上面有参选人的头像和他的竞选口号。在夜市上,碰到由四五个人组成的竞选小分队,他们穿着绿色坎肩,摇着绿色小旗,从拥挤的人群中穿过。并没有看到他们像电视里播放的那样去“拜票”。他们静静地走过,人们也没有特别关注他们。类似的情景在后来的几天里也碰到过。有时是一队人沿街慢行,有时是两个人骑一辆摩托车快速通过,他们的头顶总是有蓝色或绿色的旗帜在舞动。偶尔在公交车站能看到悬挂着竞选横幅,上面的语句大多是给选民的承诺,不像电视里那么暴力和煽情。大概因为我们是大陆来的“外人”,所以根本没有机会看到造势晚会的火爆场面。这让我们感到奇怪:大街上的平平静静跟电视里的热热闹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差呢?

11月26日,即台湾五都选举投票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到达台南市,入住剑桥饭店。晚饭后,我和室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民进党台南市党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按照指示牌指示的方向,走进一条幽暗的街道,想去看看民进党党部是什么样的。街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找来找去找不到一个可以被看作是党部的门楼或机关。这里好像是一个小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想,可能都忙着竞选去了,党部关门了。

回到饭店房间,打开电视,爆出一条新闻:“连胜文遭枪击!”这下子电视台可就热闹了:跟进式报道,滚动的画面,一分钟一分钟地更新内容,各路政客、名嘴出动,分析案情、选情,预测下一步的发展;一会儿是枪击现场,一会儿是台大医院,全台湾的神经都被牵动了,各色人等都义愤填膺地要“真相”……

电视节目不知要演到何时为止,看样子要上演“今夜无眠”了。拉开窗帘向外看,街面依然平静。

11月27日,投票日。早饭后,我们按原计划先参观了赤嵌楼,接着参观了天后宫(妈祖庙)。天后宫虽然与赤嵌楼只隔着一条街道,但处于民居包围之中,要走一段弯弯曲曲的小道,从许多人家的房门前经过。从天后宫出来,正好碰见居民三三两两朝一个方向走去,路边墙上的标语中用箭头指示着投票站的方向。原来开始投票了,时间是上午10点。

当晚,住高雄福泰桔子商旅酒店。打开电视看选举结果:蓝3绿2。与选前预料的一致。但也不是没有新闻可看,选前定谳驳回的“招妓案”原告陈水扁之子陈致中以最高票当选高雄市议员,成了电视节目的主料,网上也是一片恶搞,让陈致中高兴得很难看。

民主当然是个好东西。民意代表、行政长官,能够通过选举产生,无疑是社会的进步。竞选的目的原本是把最优秀的社会精英推举出来,为民众谋福祉,为社会求进步,也让那些丑恶行径、社会污垢无所遁形。台湾的选举已经搞了近10年,大大小小的选举搞了不知多少次,怎么还是闹剧连连,枪击不断?选举文化一旦加进帮派、民粹、黑道之类的东西,就会被抹得五颜六色……如今的台湾只分蓝绿,不辨是非。民粹一旦被政客操弄,民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一旦丧失了理性,人性就所剩无几了。例如把连胜文遭枪击说成是“自导自演”,再如嫖客高票当选议员……

台湾的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