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百年老店

工匠精神与百年老店

“匠”,《说文解字》注曰:“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斤”是砍伐树木用的工具。因此,把“匠”解释为“木工”符合其本义,故有“木匠”之称。后来词义扩大了,把所有手工艺人都称为“匠人”,如“铁匠”“铜匠”“石匠”“泥瓦匠”“小炉匠”等。如需称赞,则有“能工巧匠”“匠心独运”“文学巨匠”等。唯一例外的是“教书匠”,指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教师。当然也有名师、大师自称“教书匠”的,那是自谦,另当别论。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凡匠人,都是手艺高超,有两把刷子的人。有的匠人,从师父那里学得一点儿手艺,不思长进,一辈子也就混个肚肚圆。有的匠人,既传承又创新,不断改进工艺,精益求精,终成工艺大师。我们现在推崇工匠精神,就是要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提倡对事业专注执着,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精致,追求完美。

瑞士名表是手艺高超的表匠们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出来的。德国用工匠精神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工人和技师,把德国制造业推向了世界的顶峰。在德国的一些见闻,更加深了我们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也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德国会有那么多世界著名的百年老店。

从特里贝格瀑布景区出来,在小镇街上漫步,看到路边停着一辆小卡车,有两个工人在维修街边护栏。护栏是木质的,有一段立柱和横梁已经装好,工人正在把一条一条的栏板竖直钉在横梁上。这本来是个粗活,技术含量很低,也不是什么百年大计的工程,但工人的操作却令人惊叹。一个工人从小卡车上把木板递给在路边负责安装的另一个工人。安装工人先用铅笔在横梁上画出这块木板应该安装的位置,以保持每一块木板之间的距离相等,高低完全一致。然后,把木板放在刚才确定的位置,用小电钻在木板与上面一根横梁重叠处打一个眼儿,插进一根螺栓。接下来,在下面的横梁上打出第二个眼儿,插进第二个螺栓。再下来,用水平尺检测木板是否保持了水平和垂直,其认真程度好像是在测试一台精密仪器。如果这也算木匠活儿的话,不需要有多高超的手艺,也就是一锤子的活儿,用钉子把木板钉上去就可以了。然而,这个德国工人却干得一丝不苟,臻于完美。这就是最朴素的工匠精神。

四弟家的车库有几块地板砖有点儿破损,请来一个工人更换一下。这个工人是在德国打工的克罗地亚人,干起活儿来也是“死认真”:先是小心翼翼地拆掉旧地板砖,把水泥渣子清理干净,然后抹上新水泥,把新砖铺好,擦净,最后用水平尺从不同的方位检查铺得是否平整。弟妹说:“算了吧?这是车库,又不是客厅……”那个工人摇头说:“不!不!人家会说这活儿是我干的,怎么干成这个样子?”这种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工匠精神。听弟妹这么说,我无意间看了看他们家房子的外墙,红砖砌成,横竖砖缝整齐、饱满,几乎找不到一点儿瑕疵。又看了看院子的铁栅栏,用粗钢丝焊接而成,横竖都是笔直的线,所有的焊点都紧密融合,构成一个整体,想用手晃动一下都做不到。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在德国真的无处不在。

说罢小手艺,再来看大工厂。

8月1日,在斯图加特,我们参观了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斯图加特是奔驰汽车的诞生地,也是奔驰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始建于1923年的梅德赛斯奔驰博物馆,保存有160多辆各个时期生产的品牌汽车,记录了奔驰汽车120多年的发展历史。

奔驰汽车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886年的奔驰汽车厂和戴姆勒汽车厂。1894年奔驰汽车厂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机公共汽车,戴姆勒汽车厂则在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汽油机载重卡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与美国福特汽车的竞争中,奔驰汽车厂与戴姆勒汽车厂于1926年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产品统一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外形呈曲线形,富于质感和动感,让人很容易把它和奔驰汽车联系在一起。博物馆门口有一辆早期汽车的雕像,粗笨的车头上镌刻着奔驰的圆形徽标。走上高高的台阶,来到博物馆的入口处。买好一张10欧元的入场券,领到一个电子讲解器,就可以开始参观了。螺旋式上升的坡道,引领着参观者到达各个展区。戴上耳机,把讲解器调到中文频道,你走到哪里,它就给你讲解到哪里,是自动感应的。不像上一次来欧洲,在凡尔赛宫参观,那时的讲解器还需要手动调节。沿着两条坡道,一上一下,用了两个多小时,匆匆地浏览了一遍。从在马车上安装一个动力装置的第一辆“汽车”到最新的奔驰汽车,从欧洲贵族乘坐的带有豪华车篷的奔驰车到现代的流线型高级奔驰车,从小轿车到大卡车再到造型奇特的跑车,全都是实物,让人真切地看到了奔驰汽车的发展史,也等于看到了世界汽车的发展史。

值得深思的不是奔驰公司如何造出了世界著名的高档汽车,而是奔驰汽车公司是怎么成为一家世界级的百年老店的。120多年间,奔驰公司不仅经历了公司内部的合并、重组、萧条、再建等艰难与辉煌并存、失败与成功同在的发展过程,而且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奔驰公司以自己高性能的产品,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难者——战争使奔驰公司变成一片废墟。战后,奔驰公司两度崛起,创造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无数个第一,终于站在了世界制造业的顶峰。纵观100多年的汽车发展史,也有许多厂家显赫一时,但大多只是昙花一现。能够经历风风雨雨而最终保存下来,成为百年老店,是奔驰公司始终坚守“精美、可靠、耐用”的宗旨的结果。奔驰公司高额的科研开发投入和严格、科学的家族管理,保障了公司宗旨得以认真落实、彻底实现。这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保证了奔驰公司这家百年老店永葆青春,立于不败之地。像这样的百年老店,在德国,除了奔驰,还有宝马和大众。它们都是德国这个现代制造业强国的支柱。

参观完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在出口处交还讲解器。博物馆把讲解器的挂带送给参观者留作纪念。黑色挂带上印着白色的“Mercedes-Benz Museum”(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每当看到这条挂带,就会想起那家百年老店,并且会联想到世界上许多家百年老店。你会发现,世界上的百年老店基本上都是私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国有企业难得有百年的历史,政府更迭,政策变化,管理层变动,谁都想着只干一届,谁都要自己的政绩,没有人做百年大计,哪来的百年老店?即使是私营企业,如果产权得不到保护,外界频加干扰,又怎么能成为百年老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是“公私合营”,紧接着是“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民营企业大到工厂,小到商铺,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变成了国营,实行计划经济。老字号不仅“实亡”,而且“名”也不“存”了。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只有生产者和管理者都具备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