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  言

主报告

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数字出版概念及数字出版产业的形成

1.数字出版概念的界定

2.数字出版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3.出版介质向数字媒体加速演进

4.数字出版产业链正在形成

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模

1.出版类网站发展规模

2.互联网期刊发展规模

3.电子图书(E-Book)发展规模

4.互联网游戏发展规模

5.在线音乐产业规模

6.手机出版产业规模

7.数码印刷产业规模

三、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特点

1.数字技术企业是引领出版业数字化的主导力量,并形成了一些科技支撑体系

2.数字出版产业集中度高,传统出版产业集中度低

3.出版软件的开发呈集成化、平台化趋势

4.数字化带动了传统出版产业的发展

5.数字媒体增长迅猛,受众群不断扩大,阅读方式正在改变

6.一大批数字出版工程正在实施,有些已形成品牌

7.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8.政府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9.司法、行政、社会三个层面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10.科研机构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了桥梁作用

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观念问题

2.科技投入问题

3.内容资源浪费问题

4.产业链及商业模式问题

5.标准化问题

6.数字内容的监管问题

7.数字版权保护问题

8.阅读习惯问题

五、数字出版产业预测与建议

1.国家数字出版战略已经制定,正在逐步实施

2.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将会加快,在保护著作权的前提下,内容共享将会最大限度地成为现实

3.数字出版产业的主要标准将进入制定和推广阶段

4.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将会着手开发

5.“十一五”期间,以下关键技术可能会有所突破

6.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模预测

1.政策上的建议

2.对传统出版单位的建议

3.对技术开发商的建议

专题报告

2005~2006中国互联网期刊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互联网期刊出版的起源

1.互联网期刊出版概念

2.互联网期刊出版的起源

二、互联网期刊出版产业状况

1.传统期刊互联网出版内容已具规模,生产高度集中

2.多媒体期刊互联网出版生产初具规模,且发展迅速

3.互联网期刊产值大概5个亿,经营状况有喜有忧

三、互联网期刊出版商在产品内容和软件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

四、互联网期刊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和相关产业的影响

1.互联网期刊出版带动了传统纸质期刊的出版

2.推动了中国出版走向世界

3.互联网期刊出版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内容

4.互联网期刊出版带动了相关信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互联网期刊出版的未来走向

1.建立一个支持决策的权威性文献检索平台

2.建立全社会数字化互动学习研究平台

3.建立智能化知识仓库与知识服务平台

4.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文献评价研究平台

5.建立一种以知识为元素的全新的搜索引擎

6.大力发展文献资源的集成化网络出版与增值服务

7.加速多媒体期刊的出版

六、互联网期刊出版的问题及建议

1.要建立一种很好的赢利模式

2.找到解决版权的有效途径

3.加强内容管理

2005~2006中国电子图书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电子图书出版综述

1.电子图书产生的背景和概念

2.网络出版为传统出版添上数字化翅膀

3.国外电子图书发展历程

二、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电子图书产业发展历程

2.电子图书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出版界的重视

三、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几项技术

1.电子图书的技术需求

2.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四、电子图书未来发展预测

1.电子图书四大发展趋势

2.专家预测中国电子图书产业未来发展

2005~2006中国游戏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游戏市场发展特点

1.国产原创力量进一步加强,民族互联网游戏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2.民族互联网游戏“走出去”战略初战告捷

3.免费模式获得成功,市场增长强劲超出预期

4.企业赢利能力普遍增强,梯形结构已经形成

5.休闲游戏带来丰厚收益,成为游戏市场主要支柱之一

6.大兴网络文明风气,游戏企业的社会形象有所改善

二、游戏出版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1.互联网游戏市场

2.PC单机游戏市场分析

3.手机游戏市场分析

三、游戏销售渠道分析

1.销售终端种类增多,竞争更加激烈

2.传统渠道业务进一步萎缩

3.电子商务作用加强

四、游戏用户现状及需求分析

1.互联网游戏用户年龄构成

2.互联网游戏用户职业构成

3.用户最希望生产的游戏类型

4.用户对手机游戏收费下载内容的使用情况

5.年度最受欢迎的游戏及平台

五、中国游戏出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前景

2005~2006中国新闻出版网站发展状况年度报告

一、从年检数据看新闻出版网站状况

1.新闻出版总署年检数据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年检数据

二、出版社网站

1.总体情况显示:出版社网站正在稳步建设中

2.信息发布与宣传是出版社网站的重中之重,网站整体形象宣传有待提高

3.出版社网站在线销售功能薄弱,但发展前景看好

4.读者沟通意识较强,普遍存在简单交互功能

5.77.21%的出版社网站严重缺乏作者交互功能

6.具有动态页面的出版社网站达91.63%,其中只具有简单检索功能的76家,占38.58%

7.北京地区出版社网站数量近半,网站建设水平略高

8.大学出版社信息化水平较高

9.域名情况

10.出版社网站综合排名

三、杂志社网站

1.总体情况看,杂志社网站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2.信息发布功能相对较弱,内容重在为定向读者提供信息

3.重视读者沟通与服务

4.78.95%的杂志社网站缺乏作者交互功能

5.杂志社网站在线销售功能薄弱,但销售意识较强

6.完全静态页面的网站达18.13%

7.内容设置体现杂志社网站风格

8.北京杂志社网站数量过半,网站建设水平较高

9.域名情况

10.挂靠在第三方网站和上级主管部门网站的杂志社网站情况

11.杂志社网站综合排名前20

四、报社网站

1.总体上报社网站建设综合水平较高,但基本功能设置有待提高

2.信息发布功能重在动态新闻

3.读者交互功能仍有提升空间

4.作者交互功能设置不足

5.报社网站在线订阅功能薄弱,数字化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6.技术指标分析

7.内容设置重信息发布

8.北京报社网站和京外报社网站对比分析

9.排名前20位的报社网站

五、预测与建议

1.新闻出版网站将会成为传统出版的有力支撑

2.免费的B2B出版类网站将会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3.新闻出版网站会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向在线出版转型

4.网站的设计将更加人性化,在功能上也会更加强大

5.站内检索将随着搜索技术的发展更加智能化

1.新闻出版单位应积极规划网站建设

2.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及优势互补

3.不要把网站内容当成传统出版物的简单翻版

4.逐步完善经营体系,寻求长远发展

2005~2006中国手机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手机出版概述

1.手机出版概念的界定

2.手机出版的分类

3.手机技术对手机出版的影响

二、手机出版的产业规模

1.手机用户规模和手机上网用户规模

2.手机出版的产业规模

三、手机出版产业整体发展预测及问题建议

1.手机出版产业整体发展预测

2.阻碍手机出版物产业化的相关因素

3.问题和建议

2005~2006中国数码印刷与按需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数码印刷与按需出版市场发展进程及特点

1.发展进程

2.市场发展特点

二、数码印刷与按需出版市场分析与预测

1.全球数码印刷市场概况

2.数码印刷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3.2005~2006年出版社开展按需出版市场分析与预测

三、数码印刷与按需出版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5~2006中国数字版权保护状况年度报告

一、数字版权的定义

二、数字版权保护状况

1.数字版权司法保护突飞猛进

2.数字版权行政保护力度加强

3.数字版权社会保护逐步发挥作用

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综述

四、数字版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2005~2006中国香港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互联网在香港的发展

二、香港传媒网站的发展

三、香港的主要网上媒体

1.《星岛日报》http://www.singtao.com

2.《明报》http://www.mingpao.com

3.《大公报》http://www.takungpao.com

4.《文汇报》http://www.wenweipo.com

5.《东方日报》、《太阳报》http://www.orientaldaily.com.hk

6.《苹果日报》http://appledaily.atnext.com

7.《香港商报》http://www.hkcd.com.hk

8.《成报》http://www.singpao.com

9.《经济日报》http://www.hket.com

10.《南华早报》(SouthChinaMorningPost)

11.《英文虎报》(The Standard)

12.《Cyber日报》www.cyber.com

四、香港网上媒体的特点

1.香港传媒网站的发展思路各不相同

2.香港传媒网站的新闻内容主要依赖于传统媒体,新闻处理手段还不够多样化

3.香港传媒网站普遍重视如何使信息有效到达受众

4.香港媒体网站之间的横向联合较少

五、香港商务印书馆的数字出版之路

1.回顾与检讨

2.新技术与出版的未来

3.未来出版走势与数据库的开发

4.对未来出版的建议

2005~2006中国台湾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前言

二、台湾数字出版产业扫描

1.数字出版与博客出书梦

2.数字出版典藏艺术授权产值不容小觑

3.学术资源倍增方案联盟对数字图书馆的启示

4.数字出版业者组建数字出版交易平台,扩大发行渠道

5.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持续加码,助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三、台湾数字出版产业的展望

1.人才培训

2.制作生产

3.流通发行

4.阅读习惯

四、台湾数字出版产业大事记

附录部分

2005~2006中国首届数字出版
博览会、年会论文集锦

专业出版社是发展数字出版的最佳突破点

一、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二、专业出版社是发展数字出版的最佳突破口

三、专业出版机构如何做好数字出版

把握发展方向实现传统出版角色转变

一、传统出版产业步入数字化生存环境

二、数字出版推动产业变革

三、抓住机遇,实现战略转型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出版

一、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推动传统出版转型

三、大力开展跨媒体出版

四、积极发展数字内容服务

五、发展个性化的高端专业出版

六、加强内容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七、出版物的营销和创新

数字出版:中国期刊走向世界之路

一、中文期刊:优质的内容资源

二、电子期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轻骑兵

三、数字出版: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未来

传统出版业如何迎接数字出版时代

一、我国传统出版业面临的问题

二、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挑战

三、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出版时代的角色

四、传统出版业如何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

北京市互联网出版现状及相关政策

一、北京市互联网出版产业的发展概况

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促进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数字出版与版权保护

一、数字出版的版权特征

二、数字出版产业链分析

三、网络时代市场重心转移

四、数字出版中的版权贸易

数字版权保护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爱国者”品牌增值路径

学术文献网络出版平台

点击书:新一代互动多媒体网络出版发行平台

电子纸让传统媒体对接数字出版

一、电子纸技术

二、电子纸技术的应用

三、电子纸阅读器国内外发展态势

Adobe公司跨媒体解决方案解读

一、Adobe:泛网络传播时代开拓者

二、Adobe:国际标准支持与开发者

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与数字化服务

一、关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

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

三、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出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前景

图书馆:从数字出版到数字享用的重要桥梁

2005~2006中国新增数字出版政策法规文件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标准网络出版发行管理规定(试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大事记

一、互联网出版

二、网游动漫

三、移动媒体

四、数字版权

五、电子音像

六、数码印刷

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