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市场分析
移动游戏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利用移动终端(如手机、PDA或专用的移动游戏终端)进行使用的电子游戏业务。但因为PDA或者其他移动游戏终端在国内的数量有限,因此狭义上的移动游戏概念在中国目前仍然是指手机游戏。
中国手机游戏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竞争极其激烈,早期进入手机游戏市场的中小SP(ServiceProvide)服务提供者、ISV(独立软件开发商)两极分化明显。自2005年以来的行业盘整也刺激了资本的追捧,更多的投资会进入手机游戏产业,而未获得投资者青睐的中小规模SP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经过三年多的市场培育,2006年手机游戏市场用户对手机游戏业务的认知度显著提高,游戏手机普及率有所上升。从技术发展来看,2006年Java、BREW(无线二进制运行时环境)技术更加成熟,相关技术应用环境日臻完善,为手机游戏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的支持。同时手机互联网游戏开始进入快速起步阶段。但是不利因素也有很多:2.5G终端普及率及渗透率仍然偏低;游戏产品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未能很好地建立用户使用习惯;商业模式仍很单一等等。
(1)手机游戏市场规模
2006年,是手机游戏市场迅猛发展的一年,也是产业内部加速盘整的一年。2006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为14.8亿元,同比增长50.2%。

图14:2006~2011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用户手机游戏的来源
网络下载仍旧是用户获取手机游戏最常采用的方式,该比例高达63.9%。另外,仍有42.3%的手机游戏用户会经常玩手机中预装的游戏。和2005年相比,2006年电信运行商提供的下载游戏在用户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继续保持上升势头,而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游戏和短信游戏的吸引力则有所下降。

图15:用户手机游戏的来源
(3)用户付费下载手机相关产品与服务的情况
对无线增值业务而言,彩铃依旧是最吸引用户付费的服务内容,而Java游戏也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有37.4%的手机游戏用户曾进行过付费Java游戏下载。
(4)用户期待的手机游戏相关内容与服务
与2005年相比,2006年3D手机游戏、手机互联网游戏和用手机参与PC互联网游戏仍为手机游戏玩家最期待的三项内容,玩家希望能够玩到跟传统游戏更为接近的手机游戏,但用手机全面参与PC互联网游戏在目前还难以实现。而游戏铃声、攻略秘籍这些增值服务内容也是用户的普遍需求。
(5)手机游戏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①发展机遇
第一,手机互联网游戏快速起步。2005年4月,美通无线《三界传说》正式收费投入商业化运营,这标志着中国手机互联网游戏市场正式起步。2006年以来,受PC网游快速发展的影响,手机网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的研发团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手机网游产品的开发上,同时,各SP也着力引进更多的海外手机网游产品。另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是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一年以来,手机网游领域的合作与并购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例如,盛大与摩托罗拉的合作、空中网收购天津猛犸,华友世纪收购岩浆数码,掌上灵通收购北京奥嘉无限等。

图16:用户付费下载手机相关产品与服务状况
第二,3G提速为手机网游的兴起推波助澜。从技术层面上看,目前,手机互联网游戏发展的瓶颈有二,一是手机终端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是否普及,二是移动通讯网络,关键取决于3G网络能否如期商业化运作。手机互联网游戏的健康发展与终端设备的开发和移动通信网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随着2006年3G在国内的硬件建设与业务推广,智能手机和3G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三,市场规范化。对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来说,手机游戏市场的规范化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商将参与到手机游戏行业中,消费者越来越趋于理性,国内手机游戏厂商面临激烈竞争,厂商提供手机游戏的质量也将提高,出现更多精品。在商业化运营之下,游戏运营商也逐步探索出了适合其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2006年的国内手机游戏市场正逐渐走向良性循环。
第四,商业模式多元化。免费商业模式即将由互联网游戏影响到手机游戏,手机游戏将呈现出收费免费并存的局面。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计费方式必须多元化,其次随着类型多样的新款游戏不断上市,也将催生更灵活更广泛的收费方式。移动短信在短期内仍将作为手机游戏的主流收费方式存在,而多种收费方式也利于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图17:用户期待的手机游戏相关内容与服务
②市场挑战
第一,盗版问题。对于Java单机游戏而言,目前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盗版。用户通过WAP网站和网页直接下载盗版游戏。目前提供这种服务的多为个人网站,因此产生了盗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途径是依靠未来移动网络的不断改进,利用手机网络的特点防止盗版泛滥。
第二,终端的问题。手机游戏以手机为载体,手机的标准化和格式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机游戏的发展。与计算机不同,手机在外形、功能和网络等很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了保证游戏在多款不同类型的手机平台上使用,就必须牺牲游戏的娱乐性和技术性。反之,为了保证游戏的制作华丽、内容精彩等因素就不得不在支持的手机品牌和型号中有所选择。
第三,渠道推广问题。手机游戏推广渠道过于单一,除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厂商很难做其他选择。且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各自的业务有各自的严格要求,并非每个产品都可以上线,即便上线也很容易淹没在上千的游戏之中,这让很多厂商感到苦恼。
第四,产品同质化问题。产品同质化是所有游戏模式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手机游戏在国内的发展同样出现了产品质量的问题。因为移动和联通下载是通过百宝箱和神奇宝典,所以受手机局限,用户看到的只是游戏的名称和简单的游戏介绍。因此很多厂商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名称上,却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只能一时取胜,只有真正的精品才能保持高下载量。
综合来看,中国手机游戏发展非常迅速和积极,2006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虽然手机游戏的阻碍之根本因素在于终端普及不够,但是终端的发展让业界比较乐观。2006年多媒体手机时代已经来临,摄像功能、彩屏、Java功能已经成为2006年手机的主流配置,所以随着手机终端数量快速增加,使用手机游戏功能的用户也会迅速增多,中国手机游戏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