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与检讨
香港商务印书馆从1989年开始图书出版的改革,到今天已经超过15年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香港商务印书馆运用新科技和改造图书出版业的过程中,因为外界的环境和内部的变化,香港商务印书馆在整个开拓过程中有起伏,有调整,甚至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有收缩,但基本上还是坚持下来,继续推进。香港商务印书馆现在开发了电子出版,开发了数据库,这表明作为一个传统的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还是一直认同和坚持有关新开发的必要性。这种开发不是追赶潮流,而是业务长期发展的战略考虑。
香港商务印书馆过去十几年在新科技应用方面的拓展,最有成效者,应该是编辑出版的生产模式的科技化,经营管理新科技的应用以及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传统出版结合的三方面。最困难者,是一些全新的出版形态和经营模式的开拓,包括网上书店,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的电子出版、数据库的开发和网络出版等项目。
香港商务印书馆认为,在出版生产模式和企业运作的新科技的应用上,开发的过程比较顺利和有成效。其原因,无论是编辑出版生产模式,还是以科学装备提升内部管理的LotusNote、出版社网站,还是配合教科书和纸张出版的电子出版,这些项目都是在原有专业和业务范围内的新技术的应用和改造。原有专业知识还是占主导作用,基本的经营模式并没有改变,所以容易开发容易见成效。
全新形态的出版和经营不容易成功的理由,因素比较复杂,也受到整个大环境以及内部结构的影响。关于网络书店,关于不同阶段的电子出版,关于后起的网络出版,从世界范围来看,除极个别外,大部分全新形态的出版和经营,至今未完全成气候。从实质赢利去衡量,算得上成功者寥寥可数。至于该等新出版和经营形态,至今尚未能取代传统模式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者多矣,行内人也耳熟能详,不再详述。当然,可以考虑这些全新的经营形态以及电子出版的市场未成熟、社会未习惯、顾客消费倾向不明朗、新技术的不完善、社会和各方面商业配套未磨合好等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全世界都是一样。但是除了这些因素外,来自传统出版者的局限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传统出版人开发全新形态的经营和电子出版的理念,有几个很明显的局限。
第一,产品开发与经营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通常新的出版形态的开发主导者是编辑出版的人员,开发计划的核心工作主要着眼于产品的创作和如何产出。一开始就忽略结合产品的创作、产生与经营的整体规划。这些项目,大都在产品即将开发成功或已经开发成功时,才考虑市场营销方案。结果只能按原有旧产品的营销套路和渠道去推销全新形态的产品,自然格格不入,难有成效。或者开发时,由于是新形态全新产品,对市场的适应程度未有具体经验,对新产品的顾客要求亦未作详细市场调查,与顾客实际兴趣和要求相距甚远,时常不自觉地陷于闭门造车的现象。何况,全新形态经营和出版经营,与传统出版的营销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出版人总是缺乏一种认识,新形态的产品需要的是“经营策略”,跟传统出版“市场营销计划”有本质上的分别。“经营策略”不仅仅要营销创造出来的“产品”,更要花很大的心力,要向社会推广他们不熟悉的、属于横空出世的全新“品类”,还要塑造和推广自己的“品牌”,因而要有一套全新的市场策略、观念、模式以及渠道。比如香港商务印书馆,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非常成功地开发了《紫禁城宫殿》、《香港邮票》等等,还成功地开发了《汉语文词典》、《现代字典》、《辞源》和《网上辞典库》。香港商务印书馆自创的设计成就了国际互联网查阅器、国际互联网网际查询器。没有国际互联网网际查询器,中文词库以及英汉词库就没有办法实现网上的应用,也是Google和百度这些著名的网上搜索公司依赖的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当香港商务印书馆开发成功时,后两者的公司还没有成立。这个查询器从选题、题材甚至技术的应用,都非常优秀,但并没形成收益化产业,主要原因是产品的创作没有跟市场经营结合。
第二,作为传统出版人,一个非常大的失误是,在开发人员组合上常常是旧瓶新酒。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必须大刀阔斧,成立一个全新人才班底,建构出一个全新的运作机制。否则一定会出现人才配备不完整、人才组合不到位、成员的认识不一致等缺失,最终导致产品开发的不理想以致失败。开发新科技常常会引起企业内的新旧企业文化的冲突。这种新旧文化的冲突,存在于管理层,也存在于实质负责开发的小组。新开发在毫无先例可援的情况下,谁也不能制定一份清楚一如旧业务范围内的业务计划和财务预算,这种不明朗不清晰的开发计划,更容易造成新旧文化不同在观念上的冲突。结果,常常会采用妥协的开发方案。方案推行的不完整和不彻底,更有碍创造全新产品和市场的成功。所以,现在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新的出版形态的成功常常来自非传统图书出版业之中。就拿电子出版来说,现在市场上风行的是“好易通”、“快译通”和金山词霸等。日本和欧美的传统出版社开发的电子字典都是依托于硬件公司,自己多少只是内容的提供者。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动画公司也非出于传统的出版界。其中的理由,主要因为业外的开发者毫无旧包袱,主持者和参与开发者都同心协力,抱着共同的企业文化理念,所以他们容易成功。
第三,以新科技开发新业务,通常是资金投放大、风险大,这种投资风险远远不是中文图书出版业者所能应付的。时下的新开发者,常常会通过基金投资的市场运作模式去进行。这在中文图书业和出版界,最不善为之,即使有这种念头,也不懂为之。靠自身财力,无法有力推动这种新业务。通常结果是因为财力不足,或因为缺乏与更专业的技术公司和营销公司的合作,势单力弱,或半途夭折,或缓缓推进,在新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状况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屡失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