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图书产业发展历程
(1)2005年电子图书出版情况
发行量上亿码洋的出版社合作出版电子图书的数量较2004年增长了24%,同步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增加了65%,总的出版品种数增加了40%。截至2005年年底,电子图书总量达到21万种,方正Apabi(阿帕比)电子图书数量依然是单一语言全世界最多的一个电子图书库。
(2)2005年电子图书销售情况
2005年使用电子图书提供服务的大学图书馆比2004年新增16%,中小学图书馆增加了120%,公共图书馆增加了38%,其他行业比如政府、企业等增加了71%。
2005年80家出版社新加入网络出版行列,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出版社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圣菲尔德大学图书馆等150余家海外图书馆已经开始提供方正Apabi电子图书阅读服务。
(3)2005年电子图书应用情况
以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于2003年提供阿帕比电子图书服务。

图1: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电子图书应用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包括登录次数、查询量、订阅量在内,除了每年的寒假和暑假为两个低谷,其余时段指标都呈增长趋势。2005年3月同期比较增长明显较快,每个月下载的电子图书册数达到16000册,接近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的纸书借阅数量。在电子图书和纸书的借阅应用比较方面,该馆纸书的藏量是125万册,电子图书的藏量只有20万册。但是电子图书借阅数量达到24万册,接近纸书借阅数量的二分之一。电子图书借阅效率显然比纸书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图书给读者带来了超出投入的价值。
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是上海电视大学,这是一个远程大学。该校纸书藏书量是8万册,电子图书藏书量是8.4万册,在7个月内纸书借出400册,电子图书借出2400多册。此外,还有许多远程教育机构也已经在大量使用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图书提供服务,电子图书阅读使用率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上海电视大学图书馆馆长提出:“Apabi电子图书显著提高了图书馆在电化教学中的地位,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电子图书适合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特点,必将成为远程教育的最佳装备。未来电子图书将是我们教学使用的重点领域,定期增购电子图书新书,已列入长期建设规划。”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在“网民认为目前互联网最不能满足其需要的信息”问题中,电子图书太少始终排在第一位,连续6次的统计结果都是一样,这说明电子图书供应还没有跟上读者的需求。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某些领域电子图书对读者的价值与纸书几乎相当,甚至已经超过纸书。
虽然电子图书产业的发展历经曲折,但是在2005年还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图书数量呈规模增长。由于出版社的积极参加,截至2005年12 月31日,中国电子图书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1万余种,这个数量已经超过美国电子图书品种数总和,达到全球第一。
以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例,该社2005年出版的电子图书的数量相当于7年来出版的纸书数量的总和。同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电子图书出版数量是当年纸质书出版数量的1.64倍,这个增长比例是出版社进入电子图书业务力度的一个表现。
目前,中国规模较大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团,都已经开始深度介入网络出版。与此同时,一些出版社开始实行电子图书与纸质书的同步出版,目前,中国大约有160多家出版社同步出版电子图书。譬如,四川大学出版社采用方正阿帕比技术2003~2004年共出版电子图书441种,同期出版的纸质书是450种,两者几乎持平。
(2)图书馆普遍使用电子图书。目前,中国图书馆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1900家。电子图书不仅在国内图书馆受到了欢迎,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尤其是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对电子图书的需求非常强烈。
(3)移动阅读初具规模。2004年,中国电子图书阅读器的销售数量突破5万台。其中两款主要型号,一款是天津津科的翰林M型手持阅读器,另一款是方正科技的E312阅读器。同时EINK的神话逐渐成为现实,即通过屏幕阅读的清晰度和舒适度能够达到纸质阅读的视觉效果。
(4)网络读书开始流行。2002年网络读书开始兴起,在2004年达到高峰,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非常火爆。据不完全统计,新浪、搜狐的读书频道以及阿帕比读书网、中文电子图书网等网站所提供的免费电子图书下载服务,已经培养了近千万的电子图书读者,这为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复本数模式成为电子图书行业主流销售模式。从国外电子图书产业的发展来看,“复本数”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在美国,电子图书产业的技术供应商Net Library公司成立于1998年,该公司联合美国众多出版社向全世界6600多家图书馆提供了76000多种电子图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众多世界名牌大学都是它的用户。该公司的技术应用模式严格采取“复本数”模式,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电子图书阅读平台上,也体现在电子图书的“复本数”销售模式上,并且这种“复本数”模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所接受。
在2005中国电子图书产业年会上,包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在内的100多家出版社共同发出倡议,表示应用“复本数”模式,实现中国电子图书产业可持续发展。他们认为,“复本数”模式能有效地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是电子图书得到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