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
图书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一般是三大项目:第一,社会教育的职能。它担负着向全社会所有成员,就是全体人民终身教育的任务,是人民的终身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职能的承担机构。第二,传递信息的职能。图书馆是信息的枢纽,经过搜集和整理,向社会有效地提供各方面的信息。第三,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人类的文化流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传统的图书和各种文献来体现的。图书馆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把这种载体的文化遗产保存下去流传给子孙后代。这三个职能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服务是图书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服务也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在数字图书馆诞生之前,图书馆传统的服务主要是以文献的查询和提供借阅为核心的和最基础的服务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图书馆的功能在拓展和延伸,图书馆关于服务的理念和实践也在发展和变化。最近这些年提出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强调提高服务效益,对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科学化的管理和评价的方式,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图书馆的工作质量体系、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等。图书馆这个行业受到社会大环境和潮流的影响,结合本行业的特点所提出来的一些专业的发展新方向。这是从理念上来说图书馆服务的变化。
实际工作当中服务的变化是什么?一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突破各种限制,另外在服务的时间上尽量延长,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二是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从单纯文献、每单元服务逐渐深化到以知识为单元。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到图书馆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图书馆的利用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人均藏书来看,我国人均只有0.3册藏书,发达国家一般人均拥有藏书2~3册。我国2005年拥有借书证的读者1062万人,不到全国人口的10%,在美国持证人数达50%以上。每年能够到图书馆借书的册次,2005年统计是2.03亿册次,占整个人口的15.6%,另外从整个馆藏量来说也不到1册。而在美国人均借书已经达到每年4册。
图书馆的服务是不可缺少的社会公共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因为具有公益性、稳定性、系统化和公信力,而不可为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和组织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