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浙江学额

卷四十八 浙江学额

杭州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仁和县学、钱塘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海宁州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两贡。富阳县学、余杭县学、临安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新城县学、于潜县学、昌化县学,各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嘉兴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嘉兴县学、秀水县学、嘉善县学、海盐县学、平湖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石门县学、桐乡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湖州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乌程县学、归安县学、长兴县学、德清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安吉县学,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武康县学,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孝丰县学,额进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宁波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鄞县学、慈溪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奉化县学、镇海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象山县学,额进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定海县学,额进十二名,廪生十名,增生十名,二年一贡。

绍兴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山阴县学、会稽县学、萧山县学、诸暨县学、余姚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上虞县学、新昌县学、嵊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金华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金华县学、兰溪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东阳县学、义乌县学、永康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武义县学、浦江县学、汤溪县学,各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衢州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西安县学,额进二十五名,又孔氏额进二名,共二十七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龙游县学、常山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江山县学、开化县学,各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严州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建德县学、淳安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遂安县学,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寿昌县学、桐庐县学,各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分水县学,额进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温州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永嘉县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乐清县学,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瑞安县学、平阳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泰顺县学,额进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玉环厅额进四名,附入府学。

台州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临海县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黄岩县学、天台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太平县学、宁海县学,各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仙居县学,额进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处州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丽水县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缙云县学,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青田县学、松阳县学、龙泉县学,各额进十六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遂昌县学、庆元县学、云和县学、宣平县学、景宁县学,各额进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康熙二十八年遵旨议准:增广江浙入学名数,小学十二名,中学十六名,大学二十名,府学二十五名。

康熙五十八年议准:浙江金华府之武义县,改为中学,照例考取。

康熙五十九年题准:浙江衢州府西安县孔氏,本至圣嫡裔,自宋南渡迁浙,今读书人众,嗣后于岁、科正额外取进二名。

雍正二年遵旨题准:浙江之仁和、钱塘、海宁、嘉兴、秀水、嘉善、海盐、平湖、乌程、归安、德清、鄞、慈溪、山阴、会稽、诸暨、余姚、临海、金华、兰溪、西安、建德、淳安、永嘉、丽水二十五县,照府学额各取进童生二十五名。奉化、新昌、嵊、天台、永康、常山、瑞安、平阳八县,改为大学,各二十名。於潜、昌化、汤溪、江山四县,改为中学,各十六名。定海县,定为小学,取进十二名。

乾隆五年议准:浙江长兴、萧山二县学,照府学例,取进文童二十五名。至嘉兴府属之桐乡县学,前抚题请仁和等三十八县加增学额疏内,并未附入。其请照府学额数取进之处,毋庸议。

乾隆二十年议准:浙江新辟之玉环文风渐盛,应令该抚转饬该同知,遇收考时,照直隶州例,查明实在入籍玉环童生,考送学臣考试。取进文童四名、武童二名。如文理、弓马不称,宁缺无滥。其取进生员,附入温州府学,一体帮补廪、增。应试各童,取具五人连名互结。饬令乐清、太平二县廪生,分别认保,毋使混冒。

乾隆二十八年议复浙江学政李因培条奏请将衢州府属之龙游县降为中学,改拨江山县升为大学一折:查龙游向为大学,应考人数,据该抚查明,百有余年约略相等。其江山县原系小学,雍正二年升为中学,已属优异。若再议添额,未免太滥。所奏应毋庸议。

乾隆三十九年议准:浙江海宁县改为海宁州,安吉州改为安吉县,入学额数仍循其旧。至廪生额缺,海宁应改为三十名,三年两贡;安吉改为二十名,两年一贡,以符州、县体制。现在安吉多补廪生十名,应俟陆续缺出,改归海宁补数。

注释:

①西安,古县名。唐咸通中改信安县置。治所在今浙江衢县境,北宋宣和中移今衢县。1912年改名衢县。历为衢州、衢州路、衢州府治所。